《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动态 >> 慈善动态 >>

广州番禺区市桥医院首开“临终关怀病区”

分享到:
 

近日,番禺区市桥医院成立了“临终关怀”病房区,在广州市公立医院中成为首家专门为老年人和临终患者提供安宁照顾(临终关怀服务)的医院。

和其他科室以治病救人为主旨不同,“临终关怀”病房区里住的病人是已放弃极力抢救生命的患者,医生不会加速病人的死亡或延长其生命,但会尽可能减轻其痛苦并结合其心理所需进行照顾,使病人在临终前能够有较好的生活质量。通俗点说,这是一个“临终关怀”病房区,提供的多项服务只有一个目的:使病人能够安详离世。

在医院有关人士的带领下,记者从市桥医院住院部一个侧边、目前暂不对外开放的电梯到8楼,“这个电梯以后成‘康宁病区’的专用电梯,走的人(即死去的病人)都从这个电梯下,其他病人从另外一个电梯通行”,工作人员说。两部电梯,承载了生与死不同的使命。

“关怀房”设施人性化

“康宁病区”病区设在市桥医院住院部的6、7、8楼,目前该病区仅有8楼的31个病床投入使用,其余两层楼还在装修、筹备中,60多张床位今年也将对外开放启用。和一般病房满是白色不同的是,这里满眼是绿色、蓝色。走廊的两侧墙上,挂着不少绿底小牌,满是温馨话语:“多一分快乐 少一分痛苦”、“多一分舒畅 少一分焦虑”。活动室是病区的一个公共活动空间,十几平方米房子不大,但配备了电视、影碟机等等。

“康宁病区”的病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收治即将离世的老年人或慢性病人的护理病房,另一类则是离世前几天才需进入的“临终关怀房”。“关怀室”是最为特殊的病房,当医护人员观测到“康宁病区”病人的生命体征只能维持两三天左右时,就会将其转入该病房,这意味着病人走入到生命的最后一程。正因如此,该病房的布置更花了些心思。如房间里正对病床的一面,准备了3幅挂图。医护人员会根据病人的信仰,选择是挂佛教、基督教还是山水画的挂图。而该病房还会摆上病人喜爱的物品,如书、画、照片等,并据病人的实际需要由家人、义工和医护人员等轮流陪伴在临终者跟前。

认同死亡是自然过程

医院对入住该病区的患者有特殊的要求,首先病人及其家属必须肯定生命,认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在这里,医生不会加速病人的死亡或延长其生命,但会尽可能减轻其痛苦并结合其心理所需进行照顾,使病人在临终前能够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医生说,该病区的病人最常见的治疗是输液,如葡萄糖等补水、补营养,还有是给病人镇痛药、镇痛剂,减轻临终患者的痛苦。但病区也可配有一定的抢救设备,可以应家属要求给予一定抢救。但在抢救前,医生会提前告知:这样做并没什么效果,再由家属最后确定。

避谈“死”改说“走”

截止到12日,病区共接收了15名患者,“其中1名已‘走’”。记者留意到,在说到死这个话题时,医护人员都避免了”死“这个字眼,而改用“走”。在病人被送到“康宁病区”起,医院就已配备了专业人员护理,心理医师负责对患者和家人进行提前心理干预,让患者正视死亡,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据了解,目前康宁病区收治的14位患者,是番禺区人民医院、市桥医院,从收治的病人中“筛选”出来的、没有治疗价值的人群。绝大部分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萎缩、肿瘤等疾病晚期患者,年龄从十几岁到70多岁不等。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指对于走向死亡的人进行的身体、心理、宗教信仰等“全方位”的关怀,目的是减轻临终者及其家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就诞生了专门护理临终病人的医院。临终关怀不主张通过主动治疗延长病人生命,而是尽可能让病人在放松、安详的心境下离去。

病区治疗5大原则:

临终阶段期间不作创伤性检查和不必要的治疗;

不过度消耗医药资源,如某些名贵药品;

接受姑息治疗和适度治疗,控制疼痛;

在高危时放弃创伤性抢救;

不进行危重病人监测等辅助检查。

开设“临终关怀”不为赚钱

 

将来或对社会开放

“不能用赚钱或者不赚钱来衡量,康宁病区的设置,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关照和服务”,市桥医院廖义清院长表示,许多绝症患者人生的最后一站,最希望得到的是关心,最害怕的是孤独。“临终关怀”病房的开设,至少可以帮助一部分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在公立医院中,市桥医院是首个开设临终关怀病区,前后筹备了1年多时间。据廖义清院长介绍,该病区的开始,从医学统计上来说,意味着医院治愈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而且病区以思想开导和辅助治疗为主,实行普通医疗收费。一个病人,每天的费用在几十元到百元左右。从这些方面来说,医院开展这项业务,是谈不上任何经济效益的。之所以还会做,是希望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出发,采用独特护理模式,倡导让患者无痛苦和无遗憾地离去,从医学角度宣传“优生优死”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