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乐舞 >> 佛教舞蹈 >>

佛教与舞蹈

分享到: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上古时代,民智未开,人类对于大自然中地、水、火、风的变化,乃至病痛、死亡等现象无法理解,他们认为这是神鬼的作用,因此想要藉着祝祷仪式来禳灾祈福。在这原始宗教型态的祭典当中,巫师藉着舞蹈来请神娱神,成为天人之间的媒介,群居的部落也在参与祭典舞蹈中增加共识,凝聚力量。当人类文明日益发达之后,舞蹈逐渐从宗教气氛中脱离出来,变成自我娱乐、抒解压力、交谊联络、表达感情的活动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技巧的讲究,各种宫廷舞、土风舞、社交舞、芭蕾舞、剧场舞等,乃应运而生,尽管如此,宗教舞蹈因具有特殊意义,在艺术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佛教在舞蹈艺术上更是贡献良多。

佛教赋予舞蹈的意义

佛教在佛陀时代便赋予舞蹈不同凡响的意义,兹综合经义,简述如下:

一、佛教藉舞蹈来作为弘法利生的方便:佛陀在证悟菩提最初的三七日中,一再勉励诸大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文笔赞咏,歌舞伎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菩萨摩诃萨到善巧方便究竟彼岸,心恒顾复一切众生,唯勤化度,往来生死,如游园观,未曾暂起疲厌之心,或住一魔宫,或为释天,乃至游戏歌舞之法,悉皆示现,无不精巧。”由于佛陀的开明通达,不但促进了真理的弘传,也提高了舞蹈的层次。

二、佛教藉舞蹈来表达供养三宝的诚心:发自内心的尊重礼赞,往往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表达,所以在佛经里,我们经常看到佛弟子们以最直接的肢体语言——舞蹈,供养三宝,像《楞伽经》中,罗婆龙那夜叉王为恭迎佛陀前往楞伽大城说法,亲自率领眷属手持众宝乐器表演歌舞;中国唐朝玄奘大师西行求法,东印度鸠摩罗王亲率群臣迎接奘师入宫,每日作伎乐,奉佳肴,凡此都是在表达对三宝的虔诚恭敬。《华严经》中,普救众生夜神应善财童子的央求,诉说修行法门时,述及过去世曾以歌舞供佛,佛陀放眉间白毫相光遍触其身,因而得到法界方便不退藏解脱门。古德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若能心存恭敬,舞蹈也是人间的一种修行法门。藏传佛教中,大日如来应四方如来所证三摩地的佛德,由心中流出四菩萨以供养之,其中的“舞菩萨”供养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是为定门十六尊之一。佛教提倡“动静一如”、“定慧双修”的真理,于此显露无遗。

三、佛教藉舞蹈来表达鼓舞勉励的心意:大乘佛教富含人间性格,甚至以歌舞来作为鼓励的方式。例如《法华经》中,大通智胜王佛久坐道场,断除烦恼,但佛法不现在前,诸天龙神即以香花、伎乐不断鼓励,达十小劫之久,直到大通智胜王佛成就菩提为止。这种给人信心,勉励助成的精神,在其他舞蹈文化中鲜有所见。

四、佛教藉舞蹈来表达闻法欢喜的感受:闻法欢喜时踊跃赞叹、手舞足蹈的表现,能令周围的人同感欣悦,共入佛道,可说是直心修持最具体的表现方式。像《悲华经》中,佛陀说完修持一切行门的十种方法之后,欲界诸天心开意解,遂以种种歌舞来表达心中的法喜。这种情境即使在二千六百年后的今人读来,仍能感受到他们无比喜悦的心情,进而激发慕道之心。

佛教对各国舞蹈的影响

在印度,除了佛经里记述佛世时的歌舞盛况之外,佛灭之后,马鸣菩萨所编的佛剧《舍利弗之所说》、戒日王编的《龙王之喜》,乃至山琦遗迹的雕刻、阿姜达石窟的壁画等等,都在在显示佛教徒以歌舞戏剧弘法利生的热忱。

中国舞蹈自佛教传来之后,从中吸收了许多精华。我们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历代的壁画、雕刻,目睹“飞天”(佛教里飞行空中,以歌舞供佛的天人)千姿百态,飘逸优雅的身形,就可见其端倪。而翻开史书,佛教对中国舞蹈的影响更是让人目不暇给,像在《洛阳伽蓝记》里,记载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寺院在节庆时举行乐舞的盛况:“景明寺在八日节时,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此。”其中百戏指的是由舞蹈、幻术、武术等结合在一起的演出;景兴尼寺则“飞天伎乐,望之云表”;“至于六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竹寥亮,诸妙入神”;“召诸音乐,逞伎寺内,奇禽怪兽,舞抃殿庭”。唐代的佛寺除了继承南北朝时代民俗歌舞的活动之外,还举办“庙会”、“戏场”,将各种民间流行的节目均汇集于此,其中《四方菩萨蛮舞》是由唐懿宗为供养三宝而命宫廷伶官李可及创作,由数百名舞伎打扮成菩萨的法相,以优美的舞姿供养三宝,在当时广受大众喜爱。

宋金时代,戏曲表演兴盛。所谓“戏曲”,虽说是熔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于一炉的艺术,但仍以歌舞表演故事为主干。在“戏曲”中包罗民间歌舞最多的要属“目连戏”,北宋时,汴梁演出《目连救母》杂剧,要演上七天七夜,明人郑之珍整理改编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里,仍然插入许多佛教舞蹈,像《千手观音舞》、《鱼篮观音舞》等等。

元朝时代,帝王崇信佛教,《十六天魔舞》是宫廷里用来赞佛的乐舞,故事是叙述十六位天魔以菩萨的容貌出现,迷惑世人,后来被佛陀降伏。十六个舞伎装扮成菩萨的样子,头戴佛冠,身着天衣,颈佩璎珞,足踏云鞋,一手持法器,一手打手印,双臂翻舞,变化多端,据说看了《十六天魔舞》的人,内心都会受到强大的震撼。此外,元代宫廷里还有队舞,其中有一种“说法队”,表演者有的扮成佛教僧侣,有的扮成佛菩萨,有的扮成八大金刚,佛教气息相当浓厚。

中国民族歌舞也与佛教有关,像西汉末年的《天竺乐》(在中国,“乐”包含音乐、舞蹈双重意义),是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龟兹乐》,则是前秦苻坚派遣吕光等人打败龟兹,将鸠摩罗什迎回时传入;后来《龟兹乐》与中国古乐融和,发展出《西凉乐》,其中的舞曲有于阗佛舞;隋、唐时期,佛教僧侣西行求法者众,增进了西域及中国之间的来往,西域许多舞蹈等踵继传来中国,像《五方狮子舞》,是缘于《佛说太子瑞应经》中的典故所作,直到现代仍经常在庆典中表演,视为避邪呈祥的象征;而《柘枝舞》到了宋朝还风行不衰,其中一种叫做“屈柘枝”,是由两名女童表演,在出场前,两女藏在莲花里,待莲花全部开放时,即露出舞者纤细的身姿,然后相对而舞,风格雅妙;来自康居国的《胡旋舞》,乐曲明快,身姿矫健,舞步轻盈;唐德宗贞元年间传来的《骠国乐》,舞姿雄健,多演佛教的词曲。这些从西域传来的歌舞,在中原地区带来很大的影响。还有一种《钵头舞》,又称《拨头》或《拔头》,是从南天竺拔豆国传来的一种面具舞,据说可能是中国平剧的初步形式,最起码有两出中国剧——《兰陵王》和《踏摇娘》完全是摹仿此一印度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