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乐舞 >> 乐舞综论 >>

北朝佛教遗址中的乐舞壁画研究

分享到: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南北朝是南北分疆、政治黑暗的战争时代,同时也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时期,更是西域与中原在音乐文化方面的大融合时期。本文在佛教文化传播的大背景下,通过北朝佛教遗址中遗存的乐舞壁画来考察西域音乐东传的历史进程。文章从西向东选取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作为文化传播的聚焦点,并结合中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中的乐舞石雕造像,在对乐舞壁画形态分析的基础上连接西域音乐的东传路线,并重点考察传播过程中箜篌、琵琶系列乐器的传承与流变。

关键词:北朝  佛教  乐舞壁画  克孜尔石窟  敦煌石窟

引  言

北朝是一个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佛教的繁荣发展、石窟艺术的大肆兴起、西域胡乐植根中原、乐部制度的初步建立等现象,就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主要表现。本文在北朝这一战乱纷繁、而文化交流高度繁荣的时代背景下,选择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中的相关乐舞壁画做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克孜尔石窟做为丝绸之路中段西域音乐传播的起点,连接敦煌莫高窟并结合中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中的乐舞石雕造像,作为音乐文化传播的线路,来分析北朝时期西域音乐东传、中原音乐的东西双向传播等音乐文化现象。

一、北朝的佛教与音乐

北朝是指十六国末至隋朝统一之间,与南方汉族政权相对峙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其间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政权更替。公元386年,自鲜卑拓拔氏拓拔硅称王建立北魏以来,东与北燕,西与北凉等五胡十六国的残存势力互相斗争,南与宋、齐政权对峙。北魏孝文帝时期,积极改革推进汉化运动,仿汉制,施屯田,并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县)迁自洛阳,其商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但由于其苛暴的统治和剥削,北魏末年人民起义不断爆发,公元534年,分裂为东、西二魏。东魏后被北齐高氏政权所取代,西魏被北周宇文氏政权所取代。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北朝既是一个战乱纷繁、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亦是一个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战乱导致了各民族间的矛盾,却客观地促进了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频繁交流。北朝时,东与高句骊、百济、新罗、勿吉、契丹、乌洛侯等东北少数民族,西与龟兹、疏勒、粟特、乌孙、鄯善、焉耆等西北少数民族都有密切的往来。《魏书•帝纪第四•世祖纪上》中载:“太延五年,是岁,鄯善、龟兹、疏勒、焉耆、高丽、粟特、渴盘陀、破洛那、悉居半等国并遣使朝贡。”[1]佛教文化、音乐艺术便在这种交流频繁的历史背景下迅速的传播与发展。

1、佛教文化与石窟艺术

自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以来,西域各国与中原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西域的文化开始渐渐地影响中原。其中佛教这一外来宗教也随着这一路线从天竺国一路东传,通过丝绸之路的中段(今新疆地区),从天山南北道传入河西走廊及中土内地。至南北朝时期,劳苦人民由于长期处于战乱动荡的时代,统治者就利用了宗教教服人民的特点,把宗教当为缓解阶级矛盾的工具,大力扶持,佛教在此时迅猛发展。《魏书•释老志》:“自魏有天下,至于禅让,佛经流通,大集中国,凡有四百一十五部,合一千九百一十九卷……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两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2]

   佛教传播的主要手段是依靠图像和讲唱等多种艺术方式来宣传教义。在佛教传播中佛教徒特别善于利用图像的直观性传播教义,所以佛教也被称为象教。作为图像传播的主要载体——石窟,源于印度,是由“僧伽蓝(开凿与山石、崖壁间的洞窟,为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坐禅或苦修的石室)发展成为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佛教石窟文化综合体。”[3]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勃兴,印度石窟顺着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并逐渐东进,在各佛教传入地大肆造窟,出现星罗棋布的石窟群。随之产生了龟兹石窟模式(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高昌石窟模式(伯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石窟、胜金口石窟)、凉州石窟模式(敦煌石窟、河西河东石窟)、中原石窟模式(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这些石窟从西向东到达丝绸之路的东部端点洛阳,龙门石窟表明了由丝绸之路传播而来的石窟艺术在某种意义上的结束。龙门石窟以东没有再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石窟群了,佛教及其文化并没有在中原停止不前,它继续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向东传播。

   石窟的主题是雕塑,壁画原本为陪衬佛像的,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带有故事情节的表现形式而倍受艺术家的重视。从石窟壁画中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绘画手法及艺术特点,还能从中管窥到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而这些佛教遗址中的乐舞壁画也为西域音乐东传的历史过程提供了图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