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念佛”,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他力救济”,也就是依靠所念佛的力量,如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未来弥勒佛、观世音菩萨等,从而达到最终的解脱。讲到他力救济,人们会更进一步想到大乘佛教的思想,尤其是净土宗思想。其实,早在大乘佛教产生之前,部派佛教时代就有了念佛的思想。本文试从原始的《阿含经》和《大正藏》的“本缘部”,探讨念佛思想的起源,追述佛教是如何从以自力为主的修持,转变成以他力为主的救援,其转变的关键何在,并求教于各位专家。
《阿含经》是学界公认的最早的佛教文献,它记载了不少历史佛陀释迦牟尼的言教和事迹,当然其中也有很多的传说和神话。就现存的中译《阿含经》和巴利五部来讲,已带有很浓厚的部派色彩,甚至有大乘佛教思想,如《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的“本缘部”中的诸经典大都是讲述释迦牟尼的一生和过去生中的故事,也有一部分是讲述佛弟子过去生故事的。因此“本缘部”诸经中所描述的佛陀观,比《阿含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
首先,《阿含经》中有许多处讲到“六念”时提到“念佛”或“念如来”。如《长阿含经》卷九《十上经》云:“云何六修法?谓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又卷二云:“佛告比丘,复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中阿含经》卷三十《福田经》云:“舍梨子,白衣圣弟子云何得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白衣圣弟子念如来,彼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
《杂阿含经》卷二十云:“修习念佛,正向涅?,是名如来、应(供)、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一出苦处,升于胜处,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又卷三十三云:“我自恐与此诸狂俱生俱死,忘于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终之时,当生何处。”
《增壹阿含经》卷一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佛。”在《南传增支部》中也有相似的段落讲到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由此可见,在早期佛教到部派佛教的转型时期,念佛是一种很普遍的修行方法。这是因为早期佛教特别强调自力,如南传《法句经》中讲:“汝当自努力,如来唯示道,修禅定行者,解脱魔系缚。”在同一部经中又讲道:“自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调御,速得证解脱。”因为,根据佛教的教理来讲,“恶业实由自己作,污染亦由自己造;由自己不作恶业,清净亦由自己。净不净全由自己,他人何能净他人?”这里说明,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能否解脱,全由自己的努力。因为佛教所讲的因果是一自然法则,在这当中没有外在神秘的因素控制,也没有上帝的奖励与惩罚,就是佛陀也只是指明这个法则而已,而不是这法则的创造者。
那么《阿含经》中所讲的念佛是什么样的呢?《杂阿含经》卷二十讲到念佛是念佛的功德:“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汝当依此四不坏净修习六念。长者,当念佛功德,此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别译杂阿含经》卷八进一步解释到:
为涅?故,修于六念。何等为六,一者念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于尔时,无有贪欲、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以直心故,得法得义,得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猗乐,以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怨家及己亲族,于此二人,无怨憎想,心常平等,住法流水,入于定心。修念佛心,趣向涅?,是名念佛。
由念佛的功德,即十号,行者就可以达到“无有贪欲、恚、愚痴”,乃至获得涅?。而这种念佛是一种禅观,以释迦牟尼佛为做观的对象。《增一阿含经》卷二详尽叙述了当时一种禅观念佛的具体方法: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具长,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如来三昧,未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骄慢强梁,诸情忄詹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犹豫慢结,皆悉除尽。如来慧身,智无崖底,无所碍。如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言‘我当更(应当是“不”)堕于生死’。如来身者,度知见城,知他人根,应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是谓修行念佛,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是故比丘常思惟不离佛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
这段文字所描述的念佛观有以下几个方面:(1)观如来体“金刚所成,十力具长,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它包括了佛的法身和色身,“十力具长,四无所畏”是指法身,“金刚所成”是指色身。(2)观“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这是指佛的色身。(3)念“如来三昧,未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骄慢强梁,诸情忄詹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犹豫慢结,皆悉除尽。”这是讲佛永住三昧,无有烦恼。(4)“如来慧身,智无崖底,无所碍。”这是讲佛的智慧。(5)“如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言‘我当更(应当是“不”)堕于生死’。”这是指佛已得解脱,永不受生。(6)“如来身者,度知见城,知他人根,应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这是讲佛了知众生的根基。换句话说,佛是无所不知之人。以上六个方面都是佛的功德。
这里所描述的佛陀观正是大众部的佛陀观,如《佛说内藏百宝经》中所讲:“佛身如金不受尘垢,佛现入浴,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异部宗轮论》也讲:“如来答问不待思惟,佛一切时不说名等,常在定故。”因此,可以说以念佛、观佛为主的禅观,是在释迦牟尼佛去世后的早期部派佛教中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