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佛法在世间”思想的理论渊源(3)
时间:2008-09-14 12:47来源: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1期作者:姚卫群 点击:
“在认识到所有的事物都是自我(阿特曼或梵)的(人)那里,(在)这看到了同一(的人那里,还能有)什么迷误和痛苦呢?”
总之,在奥义书的大多数思想家那里,世界在实质上就是梵。反过来说也是一样,梵在实质上也就是世界。不同于梵的世界或不同于世界的梵在实质上是没有的。不可能在世界或世间之外去寻求另一个单独的真正实在的境界的真理。关于梵的智慧也就是对所谓世界或世间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并不是智者脱离世间而体悟出来的。恰恰相反,正确的认识是对世界或世间本质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了表现为现象界的梵的本质,才能获得解脱,达到类似于佛教的“涅槃”或成佛的境界。
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之前曾经受过婆罗门教的传统思想的教育,但他后来的主张主要代表了印度当时部分属于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社会阶层的思想,他对体现婆罗门种姓阶层意识形态的婆罗门教的许多理论是不满的,因而创立了在许多方面与婆罗门教对立的佛教。但释迦牟尼等早期佛教思想家在创立佛教时实际又借用了不少婆罗门教中的重要理论,不过这种借用不是照搬,而是改造和利用。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不少佛教理论就与婆罗门教的一些理论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禅宗的“佛法在世间”理论及与之直接相关的印度佛教有关“涅槃”与“世间”的理论就是如此。佛教(禅宗和一些大乘佛教)主张“佛法”或此派的最高智慧要在世间中得到,世间与出世间没有实质性“分别”,而婆罗门教则认为最高智慧就是对世界或世间的真正本质的认识,作为现象的世间和作为本质的梵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二者(佛教和婆罗门教)在这一点上有相似处,或说存在着借鉴和被借鉴的关系,佛教的智慧是所谓“佛法”,而婆罗门教的智慧一般是所谓关于“梵”和“我”的关系的理论。二者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这又是差别之处。
通过对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的理论渊源的考察可以看出,中国佛教的一些重要理论的基本倾向和观念形态通常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基本文化历史背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来自印度的佛教基本理论及相关的印度传统思想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影响都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基本文化历史背景的影响决定了中国佛教所应具有的基本理论特征,而来自印度的佛教基本理论及相关的印度传统思想的影响则决定了中国佛教中的一些基本观念的形态。考察这些内容对深入认识理解佛教学说的理论内涵、社会影响及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规律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