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伦理学 >>

佛教善恶观与现代人心的净化(7)

分享到:

  为了更醒目地说明中国化佛教心性论所经历的“人心化”历程,我们可以将上述论述简化为以下图式:
  从此图式明显可以看出:同样力主心体与理体合一之论,华严、天台、禅宗诸宗所持是有“层面”之分的。而从“人本化”即“人心化”程度而言,华严宗之“真心”基本上未达至“人心化”的深度,“人心化”程度以洪州禅系为最深,天台、石头禅系次之。这一图示展现了中国佛教心性论所具有的“人心化”的特征逐渐加深的轨迹。具体表现就是心性本体的“具体化”,即理体与心体的结合愈来愈紧密。这一特征表现于心性解脱论方面就是吕激先生所说的“妄尽还源”的修行路径。既然众生本净本觉,那么,返观心源、现证心性即可当下成佛。华严宗的“妄尽还源”观,天台宗“贪欲即道”论,禅宗“生活化”的修行方式,不但都具有“返本”的共同特征,而且“唯心化”的倾向也依次加深。
  中国佛教心性论的伦理化特征是与其人本化、人心化特征紧密相连的。换言之,中国化佛教诸宗心性论所具有的心性本体的“具体化”即人心化的特性本身就孕育着伦理化的可能性。如果说中国佛教心性论的人本化、人心化特征还有印度佛学作为来源的话,其伦理化特征则基本上属于中国佛学的创新和发展,而儒家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是其主因。与“人本化”特征相同,中国佛教心性论的伦理化特征也显现出一个由隋唐尚能坚持佛、儒之间的理论界限到宋明以佛教为本位而融合儒学的过程。综合起来,中国佛教心性论的伦理化特征主要体现为以善恶范畴来说明心体的染与净以及对儒家伦理德目的吸收等方面。
  在印度大乘佛学中,净、染惯常连用以’作为对众生之心性或心体的说明,并且习于以心之“执”与“非执”论之,属于“心理分析”的领域;“善恶”则与道德判断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基本上属于伦理学领域。法相唯识宗承袭印度唯识学的立场,坚持“善恶”范畴的伦理学内涵,仅将其作为对心法、心所法之说明与判定。不过,由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佛教的渗透,中国化佛教诸宗不但习用“善恶”范畴来说明众生之心体,而且将“善恶”范畴“本体化”的趋势相当明显,天台及华严、禅宗等中国化痕迹明显的宗派尤其如此。天台宗“性具善恶”论力图将“善恶”用作本体论范畴以说明心性,后期华严宗则大受其影响;禅宗以“当下现实之心”释心性,实际上是将道德之心与本体之性合为一体。
  关于中国佛教的这一伦理特质的现代意义,近几年来佛学界、佛教界做了很多探讨,如2006年前半年召开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普陀山宣言》说:
  我们;同在一个星球,备享科技昌明之果,亦面临困境与挑战:环境污染加剧,贫富差距拉大。飓风海啸骤起,莫名疫病流行。冲突战乱不止,恐怖袭击又生。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之外,世有不谐,人有不和,心有不安。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期盼,和谐更是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
  作为人类伟大的精神传统之二,自佛陀始,佛教就一直在探寻世界和谐、人心安宁之道。佛教之道,绵绵不绝,究其根底,在明心见性,自净其意。心为诸法之本源,若人人修心正心,扩展胸怀,放大心量,熄灭贪、嗔、痴,由个体而家庭而/J、区而国家而天下,则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
  愿培植善心,发乎善行,则人心和善。
  愿亲情稳固,爱心充满,则家庭和乐。
  愿真诚沟通,平等互助,则人际和顺。
  愿各得其所,相安互敬,则社会和睦。
  愿彼此欣赏,尊重包容,则文明和谐。
  愿将心比心,化怨为友,则世界和平。
  这一宏大的宣言,从文字上将佛教伦理对于净化人心的巨大价值和深远意义作了很出色的总结。而世界的和谐、人心的进化,更需要人类全体的共同奋斗,而这一历程更需要每一个从自己内心世界的进化开始。
  注释:
  [1]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2下,《大正藏}卷46,第17页中—下。
  [2]  详见隋·智顗:《法华玄义)卷8上,《大正藏》卷33,第780页上。
  [3]  详见隋·智顗:《法华玄义》卷2上,《大正藏》卷33,第780页上。
  [4]  隋·智顗:《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卷34,第882页下。
  [5]  隋·智顗:《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卷34,第882页下。
  [6]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2下,《大正藏》卷46,第17页中—下。
  [7]  隋·智顗:《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卷34,第882页下。
  [8]  隋,智顗:《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卷34,第882页下。
  [9]  隋·慧远:《大乘义章》卷19,《大正藏》卷44,第846页中。
  [10]  隋·智顗:《法华玄义》卷10上,《大正藏》卷33,第802页上。
  [11]  隋·智顗:《法华玄义》卷5下,《大正藏》卷33,第744页上。
  [12]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9下,《大正藏》卷46,第126页下。
  [13]  隋·智顗:《法华玄义》卷10上,《大正藏》卷33,第802页上。
  [14]  隋·智顗:《法华文句》卷10上,《大正藏》卷34,第141页上。
  [15]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9下,《大正藏》卷46,第126页下。   、
  [16]  隋·智顗:《法华玄义》卷10上,《大正藏》卷33,第802页上。
  [17]  隋·智顗:《法华文句》卷10上,《大正藏》卷34,第141页上。
  [18]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9下,《大正藏》卷46,第126页下。
  [19]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9下,《大正藏》卷46,第126页下。
  [20]  隋·智顗:《法华玄义》卷6下,《大正藏》卷33,第757页中。
  [21]  隋·智顗:<法华文句》卷10,{大正藏》卷34,第140页下。
  [22]  隋·智顗:《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卷34,第880页中。
  [23]  隋·智顗:《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卷34,第882页下。
  [24]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9下,《大正藏》卷46,第126页下。
  [25]  隋·智顗:《法华玄义}卷2下,《大正藏》卷33,第700页上。
  [26]  隋·智顗:《法华玄义》卷2下,《大正藏》卷33,第700页上。
  [27]  隋,智顗:《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大正藏》卷39,第2页下。
  [28]  隋·智顗:《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大正藏》卷39,第4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