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哲学 >>

禅宗的哲学认识论玄机

分享到:

  【内容提要】从人类初始概念的发生过程看,人类世代相继的学习概念过程对于人类思维的束缚性在于原初建立概念的过程被概念的习得过程掩盖了。佛教在肯定人类学习使用概念获得巨大效益的同时,看到了这其间包含的束缚性,“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即是要打破这种束缚,这无疑对人类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禅宗还创立了独特的打破束缚的方法。佛教洞察到了在确立概念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使用,领悟到了思维中的规定性与现实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意识到了对象物可以自由归类,从而做到“万物都由自心生”。佛教开创的从内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一大成就。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冲撞融合,形成了独有的特质,既有别于印度的佛教思想,也不同于中国的儒、道思想,其中禅宗是中国佛教各流派中独特的一支。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教派。禅宗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为主旨,中心思想是注重净性,强调自悟,提倡顿觉。禅宗的禅悟成佛方法,看似玄妙,实则包含了对于人类认识与思维方法的深刻洞见。
   禅宗六祖慧能提出,禅修要做到“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对于这三项要求的内涵,这里取方立天先生所著《佛教哲学》一书的说明。
   关于“无念为宗”。慧能说:“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念”本指记忆,此泛指分别、认识,即思维活动。“无念”的含义有两个要点:一是就主观方面说,心体要离开念,即认识本体,远离一般的思维活动;二是就客观方面说,见一切现象(“一切法”)而又不执著。这就是说,思维时不执著主观思维和客观现象,为无念。无念是对外不执著境,所以要竭力排除世俗的分别、认识,也就是世间的各种概念、判断、推理都应排除净尽。
   关于“无相为体”。慧能说:“无相者,于相而离相。”“相”指一切现象的相状,以及由认识相状而产生的表象、特征。所谓“无相”,是在接触外界形相时能够离开即不执著形相。慧能认为,相是建立在主观心的虚妄分别上的,是人们主观分别的结果。所以“无相”也就是要看到一切现象的无分别性、无差别性。
   关于“无住为本”。印度佛教讲无住是指一切事物没有凝固不变的性质。慧能把无住视为人的本性,强调在一切事物上念念无住,不能把意念定住在任何事物上,亦即不把原来的性空的事物执著为实有,这样思想就不会受束缚,而获得解脱。慧能认为,万物都由自心生,如果悟解事物的真性——空性,自心就不会定住在事物上;这种不在事物上定住,不把事物执为实有的心,是从万物中洞察空性的一种智力(以上见《佛教哲学》第372--374页)。
   这就是说,无念要排除世间的各种概念,无相要看到一切现象的无差别性,无住要做到不把意念定住在任何事物上。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些要求。作为宗教,都有其神秘的不可言说或无法言说的一面,特别是禅宗,非常强调自身的领悟。但作为人的实际的思维过程,要做到这些要求,必然有其内在的运行机制,关键在于能否揭示出这种机制。
   人类把握外部世界的重要的观念性工具是概念。概念是人类认识和区分事物的手段。概念以归类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划分并给予所划分的类以名称。人类世世代代从小就学习掌握事物的名称,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名称识别、指称、把握、运演对象物。这种情况造成了每一代人从一开始就接受概念与对象物之间已经给定的关系。人们不需要自己去建立概念,人们只须接受既成的、前人已经做出的概念,并在使用的过程中反复被强调,要做到概念明确,即一定要遵守概念与相应的所指物之间的给定关系。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否则概念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联系时常变动,人类将无法进行表达、交流与把握对象。但这样做,也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与束缚性。这使得人们习惯于只在概念与对象物之间已有的关系基础上来理解概念和使用概念,于是概念被理解为是给定的多个对象物共同属性的概括,对象物似乎只有某一种属性,只能被归于某一概念之下。显然这是人们接受既成概念的结果,是对概念的一种既成性的理解与解释。也就是说,在人类长期的传授、学习、使用概念的过程中,概念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已被牢固地确定下来,一个对象称作什么,就一直被称作什么,并被认为就是什么。人们已无法离开相应的概念去把握相应的对象,也无法离开相应的对象去把握相应的概念,这正是人们执著于事物的原因所在。而佛教恰恰是说,要打破这种对应关系,要打破这种束缚。佛教在肯定人类学习使用概念的巨大益处的同时,看到了这其间包含的束缚性,并提出打破这种束缚,这无疑对人类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概念不是完全由对象物决定的,而是由主体对于对象物的多种属性如何选取决定的。把概念仅仅理解为是概念与对象物之间的关系,忽视人在其中的主体性作用,是长期接受既成性的概念造成的结果。人们已经不知道当初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而把学习概念的过程就认为是建立概念的过程。原初建立概念的过程已被概念的习得过程掩盖了。从发生学的角度揭示人类原初建立概念的过程,可以从中看出主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人类最初为了表达不在现场的对象物时,必须以某种手式、图形或其他物来表示所指物。这样就出现了由人类创造的替代所指物的替代物。替代物不是所指物,而是所指物的标示或所指物的替代符号。当有限的替代物被用来指向多个所指物时,替代物就不仅具有指向性的替代功能,而且具有了使多个所指物能用一个替代物来指向、替代的归类功能,即多个所指物被划归于一个替代物的所指范围内。归类使替代物的指向性质改变了。最初替代物与对象物的关系是1对1的关系,而当替代物被用来指向多个对象物时,替代物与对象物成为1对多的关系。 归类使替代物由指向某物转变为指向物的某一属性。多个对象物由于被认为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因而才能用一个替代物去替代去指向。当人工替代物能够替代对象物的属性时,人类就有了一种可见的、形式化的工具把属性从实体上分离出来,从而能够在思维中独立地运演与把握属性。在现实中,物的属性与实体是不可分的。但由于有了人工替代物,人类就可以在思维中通过运演与把握属性的替代物,从而实现对真实的与实体不可分的属性的独立的运演与把握。这种被形式化地分离出来的能够在思维中被独立地运演与把握的属性,是人类建立概念的基础。抽象由此产生与完成。概念就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从对象物多种属性中选取某种属性,与其他被认为具有同样属性的对象物进行归类操作的观念性工具。抽象就是具有多种属性的对象物被主体选取其中一种属性,对象物以这一属性的“身份”划归到以这一属性为标志的归类操作的“类”集合中,对象物的其他属性在这一“类”中被“视而不见”,称之为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