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佛教历史总论 >>

部派佛教的发展

分享到:
  第二次经典结集后,佛教分化为上座和大众两大部派,史称“根本分裂”。直至佛灭四百年为止(西元前后),两大部派又次第的分化,称为“枝末分裂”。从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称为“部派佛教”时期,这是意味佛教的发展处于部派林立的状况。此四百年间的佛教,在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等仁王护持下,获得长足的发展,不仅开始向国外传播,也使得三藏圣教更加丰富而完备。
  佛教从原始的和合一味演变到部派林立,主要是由于佛教所处时空改变所致。佛教由恒河中、下游逐渐向外弘化,因各地的风俗、语言、师承等文化背景不同,在戒律和教义的因应调适上自然产生差异。而原有多闻、持律、头陀等根性差别者□,在距佛日遥后,经辗转传授、修习,彼此间的差异就更显著了,于是僧团开始分化。
  第二次结集导因于东西方比丘在地域上的差距,而对“十事”的戒律看法不同所引起。东方毗舍离原是一个思想自由开放的地区,而西方则属婆罗门化区,思想自然趋于保守严谨。因此,第二次结集后,终究因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佛教僧团分裂为:倾向严谨保守的西方上座部,与倾向开放进取的东方大众部二大派别。
  上述“根本分裂”的原因乃南传佛教所载,北传则主张发生于阿育王时代的“大天五事”之争才是主因。大天比丘对于阿罗汉身心境界与修持证果提出五项新说: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这是教义看法上的不同,结果支持大天的人数较多,组成大众部;反对的长老上座,组成上座部,并远移至西北印度的迦湿弥罗。根本分裂后,随着对戒律、教义见解的差异,两大部派又再度分化,大约一直持续到西元一世纪前后,佛教发展的主流转入大乘为止,此即所谓的“枝末分裂”。部派的总数、分化的过程、原因、年代和名称,南北传文献所记载各有不同□。或以创始者立名,或以其所处地点立名,或以主要教义立名。其中以大众部、上座部、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经量部□最为兴盛。部派虽多,其分化系统可简化为:一味、二部、三系、四派。一般而言,以四派为主轴,而次第分化为二十部。
  部派发展路线及其兴衰史,与印度诸王的佛教政策有密切关系。在阿育王召开第三次结集和派遣传道师弘化印度境内外后,上座部(分别说部)声望如日中天,甚至远播锡兰、缅甸等国□。到了迦腻色迦王时代,因“说一切有部”结集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因而在迦湿弥罗一带形成了领导地位。反之,弗沙密多罗王在中印度的毁佛法难,也使佛法中心转移至南方与北方□。
  此外,三藏圣典方面,则有特殊的发展。各部派因竖立自家宗风,因此,不论律藏或经藏方面均各有传承。此二藏虽因自宗立场的不同而有增删的情况,然大体上与原始佛教时期的组织、体裁、内容相同。另外,具有独立体裁的论藏,则是在这一时期才完备□。故部派的特色,就三藏圣典来说,即在于“论藏”(音译为阿毗达磨)的发达。尤其各部派为彰显自宗的思想教义,遂直接促成阿毗达磨的研究学风,因此部派佛教又称“阿毗达磨”佛教。
  现存各部派的阿毗达磨以上座部系为主,南方巴利铜牒部及北方说一切有部早期各有七部根本论□,尔后更有《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大作陆续问世。而大众部的根本论书称为“□勒”□,因未传译,今仅得《分别功德论》□。
  部派佛教思想发展繁杂,但基本上仍以大众部和上座部为中心。大体而言,上座部重视原始经义的分别疏释,在现实生活上趋于学术理论化,尤其主流派说一切有部的学究气味太浓,致与人间脱节,后被大乘佛教贬为小乘者,原因即是在此。因此,在印度的上座部逐渐没落,锡兰所传的分别说部(赤铜牒部)便成为上座部佛教的代表。相对的,大众部着重佛陀的根本精神,对于经法重于贯通古意,并且融入新知,而在现实生活上的修持则是要求人间化,因此,大众部终于发展成为大乘佛教。
  [注释]
  □如多闻的阿难、重律的优婆离、修头陀行的大迦叶。大迦叶重头陀苦行,不喜说法、论议,与目犍连、舍利弗、阿难的风格不一。□大天生于佛陀入灭后百余年,住于鸡园寺,自撰一偈,以宣扬其所提倡的五项教义 :“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此即大天五事。□余所诱:阿罗汉虽已无淫欲烦恼,然有漏失不净者,乃因恶魔憎忌佛法,遂对修善者诱惑破坏所致。□无知:阿罗汉虽依无漏道而修,断尽三界的见思烦恼,然因无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种,阿罗汉仅断染污无知,尚未断尽不染污的无知,则尚有疑惑存在。□犹豫:即疑,有“随眠之疑”与“处非处之疑”二种,阿罗汉尚未断尽后者,虽为独觉者,每每仍有其惑。□他令入:阿罗汉须依他人的记别,方知自己为罗汉,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智慧、神通第一之人,亦须依佛陀的授记始知已解脱。□道因声故起:阿罗汉虽已有解脱之乐,然至诚唱念“苦哉”,圣道始可现起,此系因四圣谛的观苦、空、无常、无我等,即是圣道。
  □记载有关部派分化的重要史籍有:南传的《大史》及北传汉译的《十八部论》、《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异部宗精释》等。
  □于佛灭后三百年,与法上部、贤胄部、密林山部等,同时出自上座犊子部分出的学派 。据《异部宗轮论述记》所载,因其刊定是非,故谓之“量”,量无邪谬,故谓之“正”,盖从其所立法义而得部名。
  □又作说转部、说经部,系从说一切有部分出的部派。一切有部重视论书,而经量部却重视经书,并将经典视为正量,故称经量部。此派开祖是鸠摩罗驮等譬喻师,至四世纪的室利罗多为此派中兴之祖。
  □阿育王于第三次结集后,即派遣传教师至各处弘法,其中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依止目犍连子帝须为师,被派赴锡兰岛,上座部(分别说部)佛教便在锡兰大盛。须那迦、郁多罗被派至缅甸,上座部佛教也因之流传此地。
  □中印度熏迦王朝的普密多罗王,藉政治势力进行大规模戮僧毁寺的排佛运动,史称“中印法难”。由于逃亡的僧众多往南印度或西北印度,反促成以南方案达罗为中心的大众部佛教,及以北方迦湿弥罗和犍陀罗为中心的有部佛教的发展。
  □佛世时,弟子已开始整理佛陀的教说,这即是为何经藏中含有不少关于阿毗达磨倾向的经典,到了部派初期,倾向专门化,因而论述的方法与原始经典已有不同,终于脱离经典的格局,独立成为阿毗达磨的文学形式。随着部派分立的二、三百年间,遂完成阿毗达磨论藏。日本木村泰贤将论藏的发展过程略分为四个阶段:□契经型态时期:经论未分,阿毗达磨摄于《长阿含》、《中阿含》等经典中;□经典解释时期:担负经中定义、分类的工作;□论典独立时期:随着部派的发展而产生独立论书;□纲要论书时期:为便于学习,出纲要论书。
  □有部七论为:《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和《发智论》。巴利七论为:《法集论》、《分别论》、《人施设论》、《论事》、《界说论》、《双论》和《发趣论》。
  □意译作箧藏,乃大迦旃延所造论书的名称。《大智度论》卷十八载:“□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勒门,论议则无穷。其中有随相门、对治门等种种诸门。”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将“□勒”判为大众部的根本论。
  □大众部并非没有论书,如法显大师留印期间,在巴连弗邑的大乘寺寻得《摩诃僧只阿毗昙》,玄奘大师亦曾在南印驮那及桀迦国学习大众部的根本阿毗昙数月之久,而在携回中国的梵本中,也有大众部的论书,只是并未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