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宋元明清佛教史 >>

宋元以来普通民众对佛教的认知——刘云军(3)

分享到:

与《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相比,《新编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中佛教内容有了一定变化。首先是少了佛教宗派的介绍。《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中有《五宗正法》、《五宗法源》,简单介绍禅宗五宗。《新编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中取消了这方面内容,可能与当时社会上禅宗各派经过融合、消长,各派趋于同一有关。

其次,将佛教基本概念和禅门规范单独列项,着重强调。《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中也有佛教基本概念介绍和禅门规范内容,但没有单独介绍。《新编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中对这两方面内容着重介绍,说明普通民众对佛教的兴趣所在,也与佛教(主要是禅宗)变化有关。由于自身特点,禅宗产生初期,便带有农禅并重特色,在生活实践方面与其它宗派风格迥异。这种差异扩大了禅宗与传统佛教律学的不适应性,于是一种新的适应禅宗生活实践的佛教律学出现便是必然的了。这种新的戒律制度,就是禅宗的丛林清规。禅宗丛林规范的正式出现从百丈怀海的《百丈清规》开始,宋人宗赜编纂的《禅苑清规》风行世间,清规已经成为禅宗寺院必不可少的“文件”。元代时,国家版刻丛林清规,清规成为禅院修行必不可少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清规得到人们重视也就很自然了。

明清时期,民间日用百科全书大量涌现,本文不可能对其逐一介绍,下面选取当时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部《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进行介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是一部元代出现,明代多次印刷的家庭用百科全书。与宋元时期的《事林广记》不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里面对佛教没有专门的介绍,只有零散内容分布在各卷之中:

书信用语:

[具礼](僧家);[称呼](僧家);[座前](僧家);[闲阔近别](僧人);[闲阔远别](僧人);
[祝颂](僧人);[奉启申禀](僧道);[答申禀](僧道);[叙未相识](僧人);[不及诣见](僧道);[拜见承出](僧人);[拜见承延接](僧道);[承见访](僧人);[承访不及迎肃](僧人);[不及拜书](僧人);[奉书蒙谢回答](僧道);[得书未答](僧家)。

[劝善录]主要是宣扬因果报应,劝人向善,勿杀生等内容,可分为引用佛教话语或故事涉及僧人。

引用佛家话语:

[修为果报]儒家言施报,佛家言布施果报,其实一也。佛言欲得谷食,当勤耕种;欲得智慧,当勤学问;欲得长寿,当勤戒杀;欲得富贵,当勤布施。布施有四:一日财施,二日法施,三日无畏施,四日心施。财施者,以财惠人。法施者,以善道教人。无畏施者,谓人及众生当恐惧时,吾安慰之使无畏,或教以脱离恐惧,使无畏。心施者,心虽不能济物,常存济物之心。佛以孝养父母,亦为布施。是凡施于外者皆为布施,故为下而忠诚事上,为长而仁慈安众,为师而谨于教导,为友而诚于琢磨,一言一语之间必期有益,一动一止之际必欲无伤。种种方便利物,勿使有所损害,皆布施也。所为如此,存心又如此,后世岂得不获富贵之报?

[五戒之首]佛言五戒,以杀戒为首。佛言十业,以杀业为首。《楞伽经》云:若一切人不食肉者,亦无有人杀害众生。由人食肉,故屠者杀以贩卖。若能意舍不食,是真修行,堪受一切人天供养。若于食肉未能尽断,愿且以渐次方便除去杀心,或者不食四等肉:一者曾见杀则不食,二者曾闻杀则不食,三者人专为我杀则不食,四者家所自杀则不食,如是而戒既不废常食,且于众生无杀害意。

[受用随分说]佛言受即是空,受谓受苦受乐,及一切受用也。如食列数味,放筋即空。出多驺从,既到即空。终日游观,既归即空。又如为善事既毕,其勤劳即空。而善业具在,为恶事既毕,其快意即空。而恶业具在,若深悟此理,则食可菲薄,无过用杀害之冤债。出可随分,无劳心苦人之烦恼。游观可息,无放荡废事之愆尤。善可勉为,无懈怠因循之失。恶可力戒,无恣纵怨仇之罪。

[仁寿必鉴]《大藏经》云:人不杀得长命报。如爱护物命,及放生施食,皆得长寿。

涉及僧人故事:

[寿禅师放生得寿]禅师名延寿,丹阳人,初为余杭县衙吏,亏欠库中钱几半。有司鞠之,止是买放生用过,不意亏耗遽如许也,其罪当死。临刑颜色愉愉,顾谓狱吏曰:我在生放活万万生命,今死去径归西方,岂不乐哉!钱王闻而奇之,亟释其罪,遂为僧。夜梦观音,以甘露灌其口,慧性日明,著《万善同归集》数百卷。住持雪窦永明,寿至九十八岁,合掌坐化而终,瘗于塔下。有僧每日绕塔礼拜,人问其故,答曰:我抚州僧也,因病至阴府,命未尽放还。见殿角有僧画像一轴,阎王自来顶礼,余问之,一吏云:此杭州永明寺寿禅师也,凡人死者皆经此处,唯寿禅师不经此处,已在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王敬其人,图画于此供养。以此见好放生者,径生西方,又为阴府所重也如此。

[不禁宰牛而获牛之罪]景世庠至阴司,见囚徒甚众,一沙门地坐,前列簿书,斥世庠日:汝本应富寿,坐杀牛三百,七啖天肉,今当贫天。世庠日:食犬有之,而牛实未尝杀。沙门日:汝为里正,里中杀牛而汝不禁,与汝杀何异?姑还警世。越明年,复卒。

[平日过恶打得过否]王韶晚年颇悔取熙河时事,尝游金山寺,以因果问众长老,皆言以王法杀人,如舟行压杀螺蚌,自是无心。韶犹疑之。时有刁景纯者,比韶为前辈,亦学佛,多在金山。忽一日与韶邂逅于长老坐问,韶复举前话以问,众答如初,刁独无语。韶曰:十八丈以为如何?刁曰:但打过得贤心下否?韶日:不知十八丈以为打得过否?刁曰:以某所见贤打过不得。曰:

何以知之?曰:若打得过,自不问也。韶亦不自安。后数岁发背,终日阖眼。医者告之曰:看病亦当看眼色,枢密试开眼看。韶曰:安敢开眼,斩头截脚人,有许多在前。月余病剧,遂卒。

以上警世故事,虽然没有直接引用佛教典籍中的话语,但僧人扮演了同样的教化角色。放生的寿禅师、阴司中决定生死的沙门,都代表了佛的化身。《平日过恶打得过否》中的刁景纯虽然不是佛教徒,但“亦学佛”,说明其仍然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故事处处流露出浓厚的佛教色彩,在潜移默化中对民众思想世界产生影响。

民国时期的日用百科类书中,仍然不缺乏佛教内容。如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的黄绍绪、江铁主编的《重编日用百科全书》例言中提到该书宗旨:“日用百科全书,既为供给一般人士之普通读物,则其本身至少须备具‘完备’、‘简明’、‘实用’三条件。编者无论对于旧材料之去留,新材料之采用,均以此三条件为准。故本书取材范围力求包涵广大,凡科学、哲学、技术、艺术、历史、地理、农工商、教育以及国家、社会、家庭各方面之知识,无不该备。同时篇幅又不能过多,故各科取材侧重方法之介绍,不尚空论。文字方面,则力求浅易。关于学术、技术等比较,亦加以通俗解说,俾深者见浅,浅者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