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语言 >>

试论汉语中佛源俗语的特点——朴洪艳

分享到:

   佛教于东汉末年传人中国,经佛典的翻译,新的宗派的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给予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中所形成的佛教俗语,对汉语词汇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在结构有着重要影响。

   一、佛典汉译的若干语言特点

   汉译佛典是中古时期乃至近代初期影响汉语词汇系统的极其重要的媒体。梁晓虹在《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4月)中将汉译佛典中的佛教词语的结构分为音译词、合璧词、意译词、佛化汉词、佛教成语五种方式。因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以这样一些佛教词语构成特点为依据,将着重探讨汉译佛典中的佛教词语俗语化的问题,佛教俗语在汉语佛教词语中,占很大的比重,具有不避俗就雅的特点,并大量吸收了口语和方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佛教本身的特点亦决定了它的经典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都是极其通俗的。随着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以及佛经的翻译,佛教文化与汉文化交融,大量佛教词语融人汉语中,并更加通俗而口语化。随之精炼含蓄而形象生动的佛教俗语也被广泛流传。

   二、汉译佛典词汇的俗语化

   俗语虽与成语一样都是定型性词汇,但俗语比成语更加口语化,结构形式也不像成语那么严格,而是多言成句为基本特征,因此,其定型性就比较弱。形成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在于汉梵语言之诸多不同。

   汉语与印度梵文不同,单音节,并非字母拼成,词组缺乏语尾变化,无所谓语格,亦缺乏文法上的各式形式变化,这样就很难通过单独的词来判断它的确切含义,而必须通过前后文的相关意思来辨别其真实意义。汉语语法的组织结构不同,直接影响到思维方式。随着印度佛经的翻译传播,逐渐消融于古代汉语的思维方式中,此间,某些佛教梵文的本来面貌也就消失了,即渗透到汉语词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下面我们就从佛教词汇的俗语化和汉语词汇的佛教化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现象。

   (一)佛教词汇的俗语化

   佛教语言具有很强的汉语构成的共眭。汉语在吸收佛教文化的同时,既容纳了许多音译借词,同时,又改造或更新了许多佛教借词,使之汉语化,并利用已有的词素构造新的佛教词语。利用佛教典籍中的典故与故事造出来的新词,即使词的内容是外来的,因其完全适合于现有的汉语的构词要求,符合汉语里固有的语言习惯,因此,一旦出现随即能够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广为流传的汉语俗语。佛源俗语,不胜枚举。如:[五体投地]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以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人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在佛教词语影响下,“五体投地”的内含和外延逐渐发生变化,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代袁牧《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再如:[一尘不染]佛教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六尘产生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尘”有不清洁之义,即“尘境”。包括眼所对的色,鼻所对的香,耳所对的声,舌所对的味等,总称“六尘”。“六根”与“六尘”相接触,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佛教要求修证的人不被六尘所玷污,叫做“一尘不染”。这一说法后来成了汉语的俗语,比喻十分清洁,也比喻人的品格清高脱俗。另外,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喏海无边,回头是岸1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种种苦报,生老病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后来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彻底悔晤,就有出路。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业海洪波,回头是岸。”现今多用于劝导有过失的悔过自新等。下面再举—例,[味同嚼蜡]亦作“味如嚼蜡”。《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后多指文章、说话枯燥无味,或对某事某物了无情趣。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它,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如今很难从这一用法中寻到佛教的踪迹。此类例子在汉语俗语中举不胜举。

   以上俗语已成为典型的汉语俗语,并且其意义随着汉语词汇的发展,一直没有多大的改变。有些俗语虽然后来意义有所变化,但是,透过对它们语源的探讨,加深了我们对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语史E所起作用的认识。这些源于佛门的俗语,形象、生动,幽默、喻意深刻,在传诵过程中逐渐被口语化、通俗化,深人人心,广为传播,成为汉语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汉语俗语的佛教化

   其实,不仅汉语俗语中吸收了佛教文化的诸多内容,在中国的佛教语言中也吸收了很多汉语词语。特别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形成的诸多宗派的典籍中这类现象极为普遍。如:[以毒攻毒]这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医疗手段,谓以带毒性的药来治疗恶性疾病。禅师们通常用以比喻以对方使用过的手段来制服对方,或以其错误逻辑克服其妄想。如宋·释正受《普灯录》:“以机夺机,以毒攻毒。”又如:冰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有结果。《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载,僧问仰州南塔光涌禅师:“文殊是七佛师,文殊有师否?”师日:“遇缘即有。”又问“如何是文殊师?”师竖拂子示之。又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而这一俗语历史上中国传统文人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如:宋·苏轼《与章子厚书》:“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还有冰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增长而增长、提高。此语出于宋·圆悟《碧岩录》第二九则:“水涨船高,泥多佛大。”是引用继彻禅师的话。原意为修福、修慧的功力越深厚,则悟境越高,成就越大。这样的例子在现代汉语文章中亦极为常见。如: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群众业余创作提高了,专业作家的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这就叫‘水涨船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