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学教育 >> 社会佛教教育 >>

佛教与教育

分享到:

  佛教是宗教,但与一般神教,是不相同的。 他不只是要你信仰,而更要你修學,所以信佛也稱為「學佛」。他不只是要你信仰,而更要你修学,所以信佛也称为「学佛」。 佛教是著重修學的,所以剋實的說,佛教是一種教育。佛教是著重修学的,所以克实的说,佛教是一种教育。 佛所教的是什麼?佛所教的是什么? 要我們學些什麼?要我们学些什么? 最主要的是:「戒學」、「定學」、「慧學」 ── 「三學」。最主要的是:「戒学」、「定学」、「慧学」 ── 「三学」。 佛教的「三學」,與一般所說的德育、體育、智育 ── 「三育」,大意相通,這是有人比對研究過的。 佛教的「三学」,与一般所说的德育、体育、智育 ── 「三育」,大意相通,这是有人比对研究过的。 所以,在學佛的過程中,稱為「學人」;到了修學完成,也就是畢業了,就稱為「無學」。 所以,在学佛的过程中,称为「学人」;到了修学完成,也就是毕业了,就称为「无学」。 特別是,佛被稱為「天人師」、「導師」;而信佛學佛的,自稱為「佛弟子」。 特别是,佛被称为「天人师」、「导师」;而信佛学佛的,自称为「佛弟子」。 弟子中,有小學的「聲聞弟子」,大學的「菩薩弟子」。 弟子中,有小学的「声闻弟子」,大学的「菩萨弟子」。 依在家出家、男女等來分別,就有優婆塞等「七眾弟子」。 依在家出家、男女等来分别,就有优婆塞等「七众弟子」。 可見佛與信眾的關係,是老師與弟子,而不是神教那樣的主人與僕人。 可见佛与信众的关系,是老师与弟子,而不是神教那样的主人与仆人。 我想,說佛教是教育,把「佛教與教育」作為論題來講,是不應該看作牽強附會的! 我想,说佛教是教育,把「佛教与教育」作为论题来讲,是不应该看作牵强附会的!

  從廣義來說,「世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說」,可說一切良善的知識、德性、技能,都總攝於佛的教育範圍內。 从广义来说,「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说」,可说一切良善的知识、德性、技能,都总摄于佛的教育范围内。 如從佛陀施教的重心來說,最深徹而圓滿的佛教,應該是「覺」的教育。 如从佛陀施教的重心来说,最深彻而圆满的佛教,应该是「觉」的教育。 佛的意義是覺者,是圓滿徹悟宇宙人生的真意義,而到達究極無上者的尊稱。 佛的意义是觉者,是圆满彻悟宇宙人生的真意义,而到达究极无上者的尊称。 佛的教育,不外乎本著自己圓滿的覺悟內容,適應眾生的根機,來教育大家,引導大家來修學,同登正覺成佛的地步。 佛的教育,不外乎本着自己圆满的觉悟内容,适应众生的根机,来教育大家,引导大家来修学,同登正觉成佛的地步。 所以佛教是先覺覺後覺的覺的教育。 所以佛教是先觉觉后觉的觉的教育。 如隨俗而用一般的術語來說,那可說,佛教是最圓滿的完人教育。 如随俗而用一般的术语来说,那可说,佛教是最圆满的完人教育。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現實」。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成佛就是人格的究竟完成,虛大師是這樣明確的表達了佛教的真意義! 成佛就是人格的究竟完成,虚大师是这样明确的表达了佛教的真意义!

  學佛,是向佛學習。 学佛,是向佛学习。 佛是我們的最高典範,信解了究竟圓滿的佛德,才能以佛為師而常隨佛學。 佛是我们的最高典范,信解了究竟圆满的佛德,才能以佛为师而常随佛学。 說到佛德,古來有「大雄大力大慈悲」;「智德恩德斷德」等種種說明。 说到佛德,古来有「大雄大力大慈悲」;「智德恩德断德」等种种说明。 太虛大師總攝為「大悲大智大雄力」,極為精確! 太虚大师总摄为「大悲大智大雄力」,极为精确! 分別的來說:一、「大智慧」:佛的智慧(大覺),圓滿通達「如所有性」(不二的平等空性),「盡所有性」(無限的緣起事相),是窮理盡事的大智。 分别的来说:一、「大智慧」:佛的智慧(大觉),圆满通达「如所有性」(不二的平等空性),「尽所有性」(无限的缘起事相),是穷理尽事的大智。 在佛的大智中,含得人生真義的覺悟,與宇宙事理的覺了。 在佛的大智中,含得人生真义的觉悟,与宇宙事理的觉了。 不離人生覺證而窮盡一切,所以不同於一般的智識。 不离人生觉证而穷尽一切,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智识。 二、「大慈悲」:佛的慈悲,是平等愛護一切,給予離苦得樂,捨妄契真,轉染成淨的利益。 二、「大慈悲」:佛的慈悲,是平等爱护一切,给予离苦得乐,舍妄契真,转染成净的利益。 在眾生愚蒙顛倒,障礙自己而還不能受度時,佛也從來不捨棄一人。 在众生愚蒙颠倒,障碍自己而还不能受度时,佛也从来不舍弃一人。 只要一有可度的因緣,終於會受佛的教化而上進的。 只要一有可度的因缘,终于会受佛的教化而上进的。 所以,佛的悲濟是平等的 ── 「等視眾生猶如一子」;永恆的 ── 「盡未來際利樂眾生」;徹底的,不像神教那樣,神是博愛的,又包藏著極端的殘酷因素。 所以,佛的悲济是平等的 ── 「等视众生犹如一子」;永恒的 ── 「尽未来际利乐众生」;彻底的,不像神教那样,神是博爱的,又包藏着极端的残酷因素。 三、「大雄力」:大雄是印度宗教共通的最高理想,而唯佛能圓滿的體現。 三、「大雄力」:大雄是印度宗教共通的最高理想,而唯佛能圆满的体现。 因為佛的大智、大悲,窮深極廣,才能顯現為大雄力,如說佛有「十力」、「四無所畏」等。 因为佛的大智、大悲,穷深极广,才能显现为大雄力,如说佛有「十力」、「四无所畏」等。 從佛的教法、證法來說:佛的大覺與斷惑清淨,佛說的聖道與障道法,佛是圓滿覺證,而又毫無猶豫的宣說出來。 从佛的教法、证法来说:佛的大觉与断惑清净,佛说的圣道与障道法,佛是圆满觉证,而又毫无犹豫的宣说出来。 由於四無所畏(四種絕對自信),所以佛被稱為「人中師子」,形容佛的說法為「師子吼」。 由于四无所畏(四种绝对自信),所以佛被称为「人中师子」,形容佛的说法为「师子吼」。 又如佛的身、口、意三業,無論獨處或在大眾中,都不會再有過失,所以也不用藏護(顧慮可能錯誤,而注意自己,糾正自己),叫「三不護」。 又如佛的身、口、意三业,无论独处或在大众中,都不会再有过失,所以也不用藏护(顾虑可能错误,而注意自己,纠正自己),叫「三不护」 。 這種盡善盡美的絕對自信,是什麼也不能再動搖的。 这种尽善尽美的绝对自信,是什么也不能再动摇的。 從佛的慈悲利濟來說:佛有十力,能摧破一切魔邪障礙,完成利濟眾生的大業。 从佛的慈悲利济来说:佛有十力,能摧破一切魔邪障碍,完成利济众生的大业。 佛陀的無量悲願,無限精進,都是大雄的表現。 佛陀的无量悲愿,无限精进,都是大雄的表现。 總之,佛的功德是無量而不能盡說的,簡持賅攝,不出於此。 总之,佛的功德是无量而不能尽说的,简持赅摄,不出于此。 如與世間法比對來說,大智慧是最真實的知識;大慈悲是最圓正的道德;大雄力是最偉大的能力。 如与世间法比对来说,大智慧是最真实的知识;大慈悲是最圆正的道德;大雄力是最伟大的能力。 也可說,這是究竟圓滿的知識、感情與意志。 也可说,这是究竟圆满的知识、感情与意志。 當然,在佛的功德中,這是即三即一而無礙的。 当然,在佛的功德中,这是即三即一而无碍的。 不過從這三方面去說明,容易正確了解佛德的全貌。 不过从这三方面去说明,容易正确了解佛德的全貌。

  學佛就是向這樣的圓滿佛德去修學。 学佛就是向这样的圆满佛德去修学。 學習佛的三德,就是大乘學要的三金剛句 ── 信願、慈悲、智慧。 学习佛的三德,就是大乘学要的三金刚句 ── 信愿、慈悲、智慧。 而這三者,又實在就是依據人性本有的三種特勝 ── 「憶念勝」、「梵行勝」、「堅忍勝」,而使之淨化、進化。 而这三者,又实在就是依据人性本有的三种特胜 ── 「忆念胜」、「梵行胜」、「坚忍胜」,而使之净化、进化。 這不妨再為略說:一、人性是有憶念的特勝(這是最主要的,在梵語中,「人」是依此意而立名),即人從經驗憶持,而能進展到高尚豐富的知識。 这不妨再为略说:一、人性是有忆念的特胜(这是最主要的,在梵语中,「人」是依此意而立名),即人从经验忆持,而能进展到高尚丰富的知识。 但人的知識,含有與生俱來的執見,及從社會師友,或自己推尋得來的謬誤。 但人的知识,含有与生俱来的执见,及从社会师友,或自己推寻得来的谬误。 所以人的知識,固然有益於人類,而邪惡謬誤的思想,也不斷的引導我們(個人或社會)落入惡化腐化的深淵。 所以人的知识,固然有益于人类,而邪恶谬误的思想,也不断的引导我们(个人或社会)落入恶化腐化的深渊。 這要修學大乘的正智、深智來徹底淨化一番,學成如實的知見才好。 这要修学大乘的正智、深智来彻底净化一番,学成如实的知见才好。 二、人性的梵行(是清淨行的意思)勝,即能克制私欲。 二、人性的梵行(是清净行的意思)胜,即能克制私欲。 或控制肉體的情欲,或犧牲私我的利益,而有淨心利他的道德。 或控制肉体的情欲,或牺牲私我的利益,而有净心利他的道德。 可是人智淺薄,習俗愚迷,世間也有低級的,甚至似是而非的偽道德。 可是人智浅薄,习俗愚迷,世间也有低级的,甚至似是而非的伪道德。 這應學習慈悲,惟有無私無蔽,與樂拔苦的慈悲心行,才有完善的道德可說。 这应学习慈悲,惟有无私无蔽,与乐拔苦的慈悲心行,才有完善的道德可说。 三、人性有堅忍強毅的特勝,不但忍受艱苦,百折不回,而且能有「為萬世開太平」的闊大精神。 三、人性有坚忍强毅的特胜,不但忍受艰苦,百折不回,而且能有「为万世开太平」的阔大精神。 可是,如被應用於思想僻謬,行動錯誤,這一堅忍的毅力,也就成為招引人類苦難的原因了。 可是,如被应用于思想僻谬,行动错误,这一坚忍的毅力,也就成为招引人类苦难的原因了。 如學習大乘信願 ── 發菩提心,為佛道、為眾生而確立無窮盡的大信願。 如学习大乘信愿 ── 发菩提心,为佛道、为众生而确立无穷尽的大信愿。 那末,依信而起願欲,依願欲而起精進,即為自覺覺他大力量的根源。 那末,依信而起愿欲,依愿欲而起精进,即为自觉觉他大力量的根源。 所以學佛不是別的,只是依於人性的三特勝,修學佛法的三要門,完成佛陀的三德。 所以学佛不是别的,只是依于人性的三特胜,修学佛法的三要门,完成佛陀的三德。 佛即人性的淨化,進展到究竟無上的地步。 佛即人性的净化,进展到究竟无上的地步。 這一由人到佛的完人教育,儒者也略有發明。 这一由人到佛的完人教育,儒者也略有发明。 如中庸的三達德 ── 智、仁、勇,即合於佛說人性的三特勝。 如中庸的三达德 ── 智、仁、勇,即合于佛说人性的三特胜。 而修學的三要門,也近於大學的三綱。 而修学的三要门,也近于大学的三纲。 但次第升進,淨化覺化的全部學程,惟有在佛法中,才有明確精嚴的說明。 但次第升进,净化觉化的全部学程,惟有在佛法中,才有明确精严的说明。

  這種覺化的完人教育,自覺覺他,就是教育自己,又教育別人。 这种觉化的完人教育,自觉觉他,就是教育自己,又教育别人。 自教與教人,都不是空虛的知識傳授,而是著重於自覺的、實踐的。 自教与教人,都不是空虚的知识传授,而是著重于自觉的、实践的。 教育或者說學習,如作為無關於自己身心的淨化,而僅是學一些知識,或者技能來維持生活,滿足物欲的享受,那實在是不成其為教育的。 教育或者说学习,如作为无关于自己身心的净化,而仅是学一些知识,或者技能来维持生活,满足物欲的享受,那实在是不成其为教育的。 這點,佛教與儒家,都是同一看法。 这点,佛教与儒家,都是同一看法。 佛教的第一義,是覺悟人生的真意義,使自己從隨波逐浪的迷妄中覺醒過來。 佛教的第一义,是觉悟人生的真意义,使自己从随波逐浪的迷妄中觉醒过来。 惟有自覺,才會源泉渾渾,流露無盡的悲願,勇於向上的精進。 惟有自觉,才会源泉浑浑,流露无尽的悲愿,勇于向上的精进。

  以自覺為重心的佛教,又是實踐的。 以自觉为重心的佛教,又是实践的。 如教育而離開了實踐,就與佛教的精神不合。 如教育而离开了实践,就与佛教的精神不合。 所以「義學」(教理的研究、著述)雖是佛教的一大科,但偏重義學或專作學問的研究,在佛教中是不能受到特別尊重的。 所以「义学」(教理的研究、著述)虽是佛教的一大科,但偏重义学或专作学问的研究,在佛教中是不能受到特别尊重的。 拿知與行來說吧,佛教是從實踐的立場,來確定知的地位。 拿知与行来说吧,佛教是从实践的立场,来确定知的地位。 如修行的八聖道,首先是屬知的正見與正思惟,這是看作修行的項目,而不是修行(道)以外的。 如修行的八圣道,首先是属知的正见与正思惟,这是看作修行的项目,而不是修行(道)以外的。 佛法的一貫學程,是以知導行,又以行致知。 佛法的一贯学程,是以知导行,又以行致知。 依知而行,如眼目明見,才能舉步前進。 依知而行,如眼目明见,才能举步前进。 而依行致知,如向前走去,才會發現與看清前面的事象。 而依行致知,如向前走去,才会发现与看清前面的事象。 知才能行,行才能知。 知才能行,行才能知。 越知越行,越行越知;在這樣的學程中,達到徹底的正知,與如實的修行。 越知越行,越行越知;在这样的学程中,达到彻底的正知,与如实的修行。 如佛被稱為「明行足」,即是到達了知與行的究竟圓滿。 如佛被称为「明行足」,即是到达了知与行的究竟圆满。 佛的教育,以實踐為本,而實踐又必然是以知為先要的。 佛的教育,以实践为本,而实践又必然是以知为先要的。 佛弟子應站穩這一立場,去求得世出世間的智慧。 佛弟子应站稳这一立场,去求得世出世间的智慧。

  雖然說,佛教重於實踐,不僅是空虛的知識傳授;但在佛學的教化傳習方面,還是不離語言文字的,因為這是師資授受的主要工具。 虽然说,佛教重于实践,不仅是空虚的知识传授;但在佛学的教化传习方面,还是不离语言文字的,因为这是师资授受的主要工具。 不離語文的學問,從前彌勒菩薩,曾總括應該修學的說:「菩薩求法,應於五明處求」。 不离语文的学问,从前弥勒菩萨,曾总括应该修学的说:「菩萨求法,应于五明处求」。 五明,就是大乘佛弟子應該修學的五類學術。 五明,就是大乘佛弟子应该修学的五类学术。 五明是:一、聲明:是語言文字學,包括得語言、訓詁、文法、音韻(也通於音樂)等。 五明是:一、声明:是语言文字学,包括得语言、训诂、文法、音韵(也通于音乐)等。 二、因明:因是原因、理由,這是依已知而求未知,察事辯理的學問。 二、因明:因是原因、理由,这是依已知而求未知,察事辩理的学问。 在語言方面,是辯論術;在思想方面,是理則學 ── 邏輯。 在语言方面,是辩论术;在思想方面,是理则学 ── 逻辑。 三、醫方明:這是醫、藥、生理、優生等學問。 三、医方明:这是医、药、生理、优生等学问。 四、工巧明:這是基於數學,所有的物理科學,以及實用的工作技巧。 四、工巧明:这是基于数学,所有的物理科学,以及实用的工作技巧。 五、內明:上四種為共(外)世間的;佛的教育,是在這共世間學的四明上,進修不共的佛學,所以叫內明。 五、内明:上四种为共(外)世间的;佛的教育,是在这共世间学的四明上,进修不共的佛学,所以叫内明。 這是佛所宣說的法毘奈耶,也可說純粹佛學。 这是佛所宣说的法毗奈耶,也可说纯粹佛学。 聲明與因明,為自覺覺他的必備學問。 声明与因明,为自觉觉他的必备学问。 聲明是語文學,而因明是思辨的方法。 声明是语文学,而因明是思辨的方法。 沒有這二種學問,總不免思想混亂,是非不明。 没有这二种学问,总不免思想混乱,是非不明。 不但缺乏教人的能力,就是自以為然的,也未必就是正確的。 不但缺乏教人的能力,就是自以为然的,也未必就是正确的。 在西藏,初學佛法,都從聲明、因明入手,因為這是理解聖教的必備工具。 在西藏,初学佛法,都从声明、因明入手,因为这是理解圣教的必备工具。 我覺得,中國佛教的衰落,至少與聲明、因明的忽略有關。 我觉得,中国佛教的衰落,至少与声明、因明的忽略有关。 醫方明,是能除身心苦痛而得安樂的;工巧明是利用厚生,增進人類物質幸福的。 医方明,是能除身心苦痛而得安乐的;工巧明是利用厚生,增进人类物质幸福的。 佛教的救濟世間,那裡局限於口頭宣傳! 佛教的救济世间,那里局限于口头宣传! 醫方與工巧,正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實際學問。 医方与工巧,正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实际学问。 善財童子參訪的大善知識中,就有數學家、建築師、醫生、製香師。 善财童子参访的大善知识中,就有数学家、建筑师、医生、制香师。 如大論師龍樹菩薩,就是優越的製香師與煉金師(化學)。 如大论师龙树菩萨,就是优越的制香师与炼金师(化学)。 在他指導下所建的寺院與洞窟,真是鬼斧神工,被稱為印度佛教的第一建築。 在他指导下所建的寺院与洞窟,真是鬼斧神工,被称为印度佛教的第一建筑。 這可見佛教的教育,不只是因果、空有、心性,而是五明:正像孔子一樣,不只是侈談性理,而是以六藝教人。 这可见佛教的教育,不只是因果、空有、心性,而是五明:正像孔子一样,不只是侈谈性理,而是以六艺教人。 不過從來的佛弟子,多少受到小乘思想的熏染,總以為前四是世間法,內明才是出世佛法。 不过从来的佛弟子,多少受到小乘思想的熏染,总以为前四是世间法,内明才是出世佛法。 不知在大乘佛學中,即世間而出世,世與出世無礙,聲明、因明等,是共世間的出世學,真俗融通,為佛教教育的一科。 不知在大乘佛学中,即世间而出世,世与出世无碍,声明、因明等,是共世间的出世学,真俗融通,为佛教教育的一科。

  佛教的重心,是覺化的完人教育;方法是實踐教育;傳習的科目是五明:這都已在上面概略的說到。 佛教的重心,是觉化的完人教育;方法是实践教育;传习的科目是五明:这都已在上面概略的说到。 現在,再從從事教育事業來說:佛教的說法、開示以及著作;或者佛教的文藝、音樂;經典的蒐藏、流通、翻譯,這都是教育文化的活動。 现在,再从从事教育事业来说:佛教的说法、开示以及著作;或者佛教的文艺、音乐;经典的搜藏、流通、翻译,这都是教育文化的活动。 但作為佛教的教育活動,是不應該局限於此的。 但作为佛教的教育活动,是不应该局限于此的。 在經中,佛陀不斷的讚歎「法施」。 在经中,佛陀不断的赞叹「法施」。 法是真理、德行、良善的學說,以及禮俗。 法是真理、德行、良善的学说,以及礼俗。 換言之,法是合法(合理性)的一切世出世間善法。 换言之,法是合法(合理性)的一切世出世间善法。 佛弟子修學此法,又與人為善而宣揚此法,就是法施。 佛弟子修学此法,又与人为善而宣扬此法,就是法施。 法施可分為二類:一、「出世法施」,如內明的弘揚傳授;二、「世間法施」,如聲明、因明等的教授。 法施可分为二类:一、「出世法施」,如内明的弘扬传授;二、「世间法施」,如声明、因明等的教授。 世間法施,就是世間的一般教育。 世间法施,就是世间的一般教育。 從前,維摩詰長者,「入諸學塾,誘發童蒙」,便是大乘學者從事一般教育的實例。 从前,维摩诘长者,「入诸学塾,诱发童蒙」,便是大乘学者从事一般教育的实例。 這不應看作純世間的,在大乘的真俗無礙中,這是大乘的共世間學,為大乘法的一分,為導入大乘的基礎。 这不应看作纯世间的,在大乘的真俗无碍中,这是大乘的共世间学,为大乘法的一分,为导入大乘的基础。 所以,從事這一般的教育事業,不應看作適應時代,附屬於佛教的,而應作為佛教自身的重要內容而努力! 所以,从事这一般的教育事业,不应看作适应时代,附属于佛教的,而应作为佛教自身的重要内容而努力!

  佛稱這些為「法施」,是最有意義! 佛称这些为「法施」,是最有意义! 因為布施是有功德的,努力於世出世法的教化,無論是個人或教團,都是有功德的。 因为布施是有功德的,努力于世出世法的教化,无论是个人或教团,都是有功德的。 但真正的如法布施,是出於與人同樂,為人拔苦的同情,這是無條件的施與,而不是為了果報,或者為了現生的功利。 但真正的如法布施,是出于与人同乐,为人拔苦的同情,这是无条件的施与,而不是为了果报,或者为了现生的功利。 所以從事世出世法的教育,不但不應為自身的名聞利養著想,也不應為教團的擴張著想。 所以从事世出世法的教育,不但不应为自身的名闻利养着想,也不应为教团的扩张着想。 為了正法,為了利益人類,而發心勇進的做去。 为了正法,为了利益人类,而发心勇进的做去。 這才是佛教的教育,佛教教育工作者的精神。 这才是佛教的教育,佛教教育工作者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