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佛教 >> 综论 >>

香港佛教面面观:从静止阶段到发展阶段

分享到:

   香港的地理位置居广东珠江东侧,在佛教信仰的普遍性上,香港带有明显的广东佛教色彩,这与广东的文化、交通、经济有相当的关系。当然他们也有相异之处,各有长短,也就是说香港佛教的本质一方面是广东式的,另一方面又不是广东式的。近代香港佛教的发展,正如觉光法师所说:“已由静止的阶段转变为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现在更由一个桥梁阶段发展为一个模式阶段。”今天,其信仰之浓,是其它省所难以比拟的。

   静止阶段

   目前香港管辖区之内的佛教史迹与广东的佛教史迹有众多相同之处,这种巧合,就须从广东的交通方面来探索了。我国的对外交通,自汉代以来,即有水陆两路。水路主要是指南海的交通,而以广东一带为据点:陆路则是以新疆中亚一带为门户。但在近代以前,尤其是对西域的交通,广东是重要的海道据点。现代香港新界屯门,乃是唐朝广东海道的主要港口之一,亦为贸易商船的必经之路。由于这种对外交通和贸易商船停泊的关系,可知由海路来中国的佛教,一定也有僧人的遗迹。现在香港青山(古称屯门山)的山腰有一座古寺,名为青山禅院,此古迹原名杯渡庵或杯渡寺。它的由来与屯门港有其渊源关系,要叙述香港佛教的初期历史, 更不可忽略这座杯渡庵的古迹。 据说这是杯渡禅师(380—458,晋宋时代)所建,是香港佛教的古迹之一。

   到了明代,锦田观音山的凌云寺也建立了,此时香港佛教已进入相当活跃的时期。可惜明清交替之际,各寺院活动未留下详细记载,僧侣的活动见诸于史籍的则是民国以后的事情。由于香港一变而为近代化的商业港口以后,与各国的交通自由,各国人士的往来频繁,内地佛教人士前来的也有很多,香港佛教也就随之兴盛起来,佛教活动也因而繁荣,在近现代佛教史上添了新的一页。

   发展阶段

   根据现在的文献,香港正式开展佛教活动是1918年。商人卢家昌在香港设立极乐院,每日早晚诵经,每周举行一次佛教讲演,这是香港佛教活动的肇始。不过因为指导者不是出家人,所以与出家的僧侣所指导的现代式教化活动还有一定的区别。1920年9月, 在香港当时的知名人士潘达微、陆莲仙、吴子芹及商人朱恨生、罗啸嗷与觉一法师等人的筹促下,敦请太虚大师在鲗鱼涌名园,办了一次讲经法会。香港第一次出现了盛大的佛教活动。因为有了这次讲经法会的影响,流布范围逐渐扩大,香港遂成为中国佛教的又一中心地。佛教信徒一天比一天多,组织也更加健全。1925年,终于成立香港的居士林。不过,这个居士林的宗教信仰是以密教为主,专门弘扬密教。参加者约50人,都是男性。后来,以这个居士林为基础,在中环设立光明学校,又于林内及校内设佛典流通处,佛教有了发展。两年后,会员达百人以上。尔后又设妇女部,于是女性也参加了佛事活动。随着组织的发展,获得了很多女性支持,尤其是绅士胡禧堂长女(钟树祥的夫人)等,作出了较大贡献。

   1927年,茂峰法师自台湾拟返鄞县观宗寺祝贺谛闲法师(1858——1932)寿诞,途经香港,当地信众仰其德望,延请讲经,法缘至盛。当时每晚听众达三千余人,其中不乏地方宿儒及知名人士。不久《佛教学刊》创刊问世,由于集稿困难,很快停刊。之后,潘达微、罗海空等又创《天荒画报》,以图案、美术和鲜明的文字来表现佛法的内容,终因无法维持下去而再次停刊。同年五月,有一位尼师开始提倡中国佛教的素食思想,在香港的荷里活道石坂巷开设“蟠桃天”素菜馆,获得很好的反响。不久,“卫乐园”素菜馆、“小祗园”素菜馆亦相继开办,并兼流通法器和经书。当时香港佛教的四众信徒,并不是以建寺为主而是将素菜馆作为弘扬佛教的据点。这些素菜馆餐厅慢慢吸引了很多中外各阶层的人士,因为素食有益于健康,吃完后又可以浏览一下法器和佛教书籍,可谓一举两得。

   1928年秋天,九龙成立了哆哆佛学社,专门弘扬净土念佛法门,社址在九龙蒲岗村的曾富花园,这是清末以来香港佛教中弘扬净土宗的所在,以持名念佛为宗旨。社内并设阅经、静修、蔬食、 放生等四部。 1929年,香港张莲觉女士(何东晓觉士夫人),因游南京栖霞寺见舍利放光,对佛法生起信仰。在新界青山私宅设立一座女子佛学院。学院的经营完全由其本人负责,教务及讲义则聘请霭亭法师(1893——1947,当时江苏竹林寺住持)担任。由于霭亭法师原在镇江创办竹林佛学院时,专弘华严、毗尼,禅教双修,人才辈出。 张莲觉居士仰其德望, 于1932年请其莅港擘画东莲觉苑,并于苑内设图书馆,流通佛经,发行《人海灯》杂志。

   同年,融秋和尚招集信众,在新界荃湾的芙蓉山建立一座竹林禅院,早晚诵经仪式均模仿广东鼎湖山的仪规,并给四众弟子提供住宿方便,初时弟子就有二百多人。这一年舜若和尚(南京栖霞山寺住持)也在荃湾建立鹿野苑,此苑有僧数人,原籍都是江苏。其后,1973年该苑礼请擅长梵呗、佛学、国学造诣皆精湛的超尘法师担任住持,并经过修复与扩建,遂成为荃湾颇具规模的一座丛林。

   大屿山昂平的宝莲寺,自宣统年间(1909——1911)大悦、顿修二禅师从江苏金山寺,来此开山草创,1924年,金山江天寺纪修和尚至此继任住持,始正式命名“宝莲寺”,翌年兴建大殿。1930年,筏可和尚(1893——1972)继任住持,大事扩建,先后完成地藏殿、祖堂、五观堂、般若禅堂、韬光疗养院等。 

  1964年又扩建大雄宝殿,至1969年落成,气势豪迈,夙有“香港第一禅林”之称。1930年,屯门的清凉法苑、大埔的大光园、观音山的紫竹禅院等,先后礼请了可仁法师、觉一法师、筏可法师等前往讲经说法,佛教徒也愈来愈多,设立素餐馆亦已成为一时之盛。轩尼诗道、殷含道、皇后大道等先后有“香积厨”、“东方小祗园”等素菜馆开业,素食风行一时,形成一股热潮。

   1931年春天,由阿濂伯、陈静涛、刘德谱、邓介石、张若梅、李公达、周佛慧等港岛知名人士,共同组织一个“香港佛学会”的研究佛教机构。会址设在坚道,内设事务、财政、弘法、慈善、常务、编纂、助念、护生、文牍、庶务等部门。同时又开办平民义学,教材以佛学为中心,学生所用文具也一律免费。翌年三月,发行《香港佛化》杂志,开讲经布教的风气。1932年,他们又组织一个名为“利园”的佛教青年会,加入的青年为数很多。1933年,茂峰法师集信众之力,在新界荃湾山上建立东普陀寺,殿宇巍峨,规模宏大,命名为千佛山。其后,该寺仿照内地十方丛林的方式,集四方云游僧侣,专心修行,朝暮课育,佛事仪规,则仿照南海普陀山的规制,每年开四次讲经法会,宣扬佛法。同时组织佛教宗学研习班,专门研究天台和净土二宗,对早期香港佛教的传播,助益甚大。1949年大陆解放之际,内地僧人流徙香港的很多,其时茂峰法师的东曾陀寺,广纳海单,所有十方云游僧众来寺均可留单,一时南北佛教僧侣云集。其中洗尘法师亦驻锡于该寺,他发愿复兴中国佛教,乃与金山、恒悦二师共建道场,先后兴办佛教医院、内明书院、内明小学、内明英文中学、能仁书院等,大力推行佛教及社会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