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菩萨信仰 >> 综论 >>

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分享到:

菩萨信仰是中国大乘佛教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形态。在中国佛教的菩萨信仰当中,四大菩萨出类拔萃,无与伦比。这四大菩萨尽管在学理上是平等无别的,但在实际的信仰理念中,他们却各有所司,各有所长,各自代表了佛教理论尤其是佛教修道理论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而这每一个方面又都与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直接联系在一起。

在四大菩萨当中,观音主悲,是大悲的象征;文殊主智,是大智的化身;地藏主愿,是大愿的典型;普贤主行,是大行的代表。这四个方面都极其重要,在佛教实践中缺一不可。例如,地藏所代表的大愿,这是一切修行的基本前提。但发了大愿,还得起大行才可。而起大行无非是普度众生。普度众生既要像观音那样大悲熏心,解救众生眼下的客观现实问题,也要像文殊那样大智高远,解决众生心灵的问题,从而使众生获得永久的终极的快乐。四大菩萨及其所代表的佛教理念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来分析。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应该非常清楚,即四大菩萨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和谐的、互补的、圆融的。在四大菩萨之中,地藏信仰在民间极其流行,普贤和文殊在正规佛教内部地位崇高,而观音信仰则既在民间广为普及,也在正规佛教内部受到高度重视。观音和地藏在民间广为流行是因为他们与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直接联系,而普贤和文殊在正规佛教和文化界的崇高地位是因为他们在理论上更能直接地表现佛教的最高理念。

四大菩萨之间的这种复杂而圆融的关系正是中国佛教发展历史和现实情景的一种反映。所以,从历史与现实的高度来宏观地把握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观音与文殊这两大菩萨及其相互关系更具有典型性。观音主悲,文殊主智;悲则救度无边众生,智则证悟无上菩提。这种既运用悲又运用智的救世策略在佛教中称作“悲智双运”,它是果地菩萨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因地菩萨长期“福慧双修”的必然结果。悲智双运是中国大乘佛教一个非常重要的修道理论,至今依然在佛教实践体系中具有主导性的地位。本文通过观音和文殊这两种菩萨信仰来分析中国大乘佛教“悲智双运”这一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希望通过这一分析,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中国大乘佛教的理论特色和实践趋向,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大乘佛教菩萨信仰的本质与发展走向,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它在佛教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佛教修行实践中的价值。

一、悲智双运与人类生活两大领域的连接

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自古以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其进行状态描述和类型划分。至今最流行的也是最为浅显的划分法还是将其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大的领域。这种划分应该说最能清晰、直接地反映人类生活的本质与现象的各个方面。所以,对人类问题的观察如果能从这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展开,将会更加准确明了,更加易于理解,也可能在理论上更加厚重深刻,在实践上更加富有价值。因为,理论的价值和生命力甚至是判定其正误的标准永远取决于实践。人类历史上的所有宗教都是在对人类现实问题的深刻观察之后所得出的对人类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方案。直面人类的现实问题,这是所有宗教的必然出发点;试图解决人类的现实问题则是所有宗教的必然归宿。所以,宗教学说特别是宗教的修道理论,如果能直接同人类的两大生活领域联系起来,这种理论将更为符合人类的生活实践,从而也获得其合理性、实用性的最基本的前提。悲智双运刚好就是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展开的。悲重在救当下之难,它偏重于人类的物质生活;智重在观照人类现实问题的心灵根源,它偏重于人类的精神生活。可见,佛教的悲智双运与人类生活的两大领域是直接关联的,这种理论架构对人类生活问题的把握也是准确到位的。

二、悲智双运与急缓关系的调整

人类在现实生活当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来认识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并试图采取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美好的生活。可以这么说,自觉地发现并认识自身的不足并追求美好的生活,这是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关键。然而,小到每一个人,大到整个人类,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从横向来看总是多重交叉的,从纵向来看总是绵延无尽的,所以,问题看起来好像是相对的(从一定的时空来讲),其实却是绝对的(从人类的永恒本性及其与外界的关系来讲)。人类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问题,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眼下的问题;二是未来的问题。或者说,一是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不解决就直接威胁人的生存或直接影响人的生存状态;二是不必当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也不直接威胁人的生存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长计议,缓缓而来,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解决。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其实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来把握自身所面临的问题的,所以,在人的奋斗目标中总会有短期的目标和长期的目标。悲智双运的思想,正好同这种问题意识和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一致的。观音大悲,急众生当下之苦难,从而运用神通,解决人们所面临的急难;文殊大智,察众生问题之根源,从而运用智慧,开启众生的心扉,以便永久地解决众生的生存问题。观音解决当下之苦,这属于短期目标的实现,属于“急”的一类;文殊解决长远之苦,这属于长远目标的实现,属于“缓”的一类。佛教的救世思想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最基本格式展开来的。

三、悲智双运与主客观关系的协调

“悲”的出发点是人类所面临的客观现实问题;“智”的出发点则是人类主观领域的精神性问题。也就是说,前者更多地涉及客观的领域,后者则更多地涉及主观的领域。人类在世界上生存,首先要依赖于客观的物质条件,离开了客观实在,四大不成,五蕴难合,生存难继,一切都失去了前提。然而人作为一种有情识的动物,主观世界的作用和价值始终在人的生存中占据着巨大的比重。对生存危机的认识,对生存状态的理解,对生存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主观世界的彻底改造。悲所面对的问题虽然也包含一些属于主观领域的内容,但其主要还是以外在的客观实存性为其特征。人们的生老病死以及各种危难与痛苦,都是客观的,需要实实在在的救度,需要大悲者的真切关怀。但在解决了这些客观实存的急难问题之后,人们更应该思考人类所面临的这些客观问题的本质及其与人类主观世界的深刻关系,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思考苦难的根源和幸福的真谛,思考人的本质和人的未来命运。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会帮助人们树立一种更加合理的认识客观的方式,形成一定的主客观关系模式,并在这种模式的不断演进下,发挥提升主观、认识客观、不断协调主客观关系的作用。人类自古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思想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不断地认识客观、解决问题并不断地改造主观、获得智性生活的历史。悲智双运正是人类认识自身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在这种格局中运行的一个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