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台湾佛教 >> 综论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台湾尼众的发展

分享到:

  走笔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尼僧在这个时代(1917—1940),不但在人数上持续增多,又因这个时代的台湾民众的教育普及率,如儿童就学率已高达92.5%的情况下,高学历出身的僧侣的出现,也是很自然的事,或许是如此的时空环境,而促使尼僧自我成长的意识提高,也就是说觉悟到身为僧侣,研究教义、弘法布教是当然的事,毘卢禅寺及圆通禅寺的创立,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与四十年前出家僧侣只要学会念经,而不懂教义也无所谓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这从南瀛佛教会专为女众办讲习会的事例,也可以得到证明。其事例如下:

  如,纪元1925年,于新竹香山一善堂间办为期六个月的女众特别讲习会。

  纪元1940年(昭和15年)7月1日起,为期六个月,于大岗山莲峰寺开办佛教(尼众)讲习会。此次讲习会的缘起及内容如下:

  透过全岛各地,过着尼寺生活,所谓斋姑,也就是内地(指日本)的尼僧,已达多数。但因为从来就无内地人尼僧教师的缘故,几乎对她们没实施过佛门的专门教育。这回因为临济宗大本山京都妙心寺,派来东海昌道、泽木弘道两尼僧教师驻在大岗山有名的尼寺的缘故,临济宗教务所遂于莲峰寺,主办了从7月1日起为期六个月的佛教讲习会。讲习生是从各地选拔推荐,公学校(小学校)毕业以上,有国语(指日文)能力的尼众,斋姑达二十名,藉此来累积尼众修道的训练。学科是修身(国民道德)、教义、国语、佛教史、法式诵经、裁缝等,每日分配五个钟头来教授,早晚的功课座禅等,依内地尼众道场的标准而累积训练,特别是用意于国民精神的涵养和素质的提升,教养教界有为的人材是为目的。(自译)

  除了专为女众开办讲习会外,女众参与一般佛教的讲习会,而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有如下二列: 

  昭和11年10月31日起五天,于新竹州新竹寺举行的讲习会,讲习生有四十三名(男子二十名,女子二十三名。女子二十三名者为李氏妙航、陈氏达光、张氏如学、李氏善治等)。科目是寺庙新竹州令、日本各宗概要、佛教心髓、禅学概要、净土论、神道一般、佛教教理、般若心经及座禅。

 

《灵泉寺主催曹洞宗讲习会》: 

  昭和14年正月15日起为期六个月,于基隆市月眉山灵泉寺举行,讲习员三十六名(男子三十二名、女子四名,皆国语理讲解者)。

  由以上南瀛佛教会所主办的讲习会相关数据来看,可以发现其参与的讲习生所受的教育水平,大都在小学以上,能了解日文日语的人。在此值得注目的,是东海昌道、泽木弘道两尼师,奉临济宗妙心寺派之命,驻锡在大岗山有名的尼寺。这是日本尼师驻锡台湾的事例,而且所驻锡的尼寺,可能就是龙湖庵吧!因为龙湖庵与隶属曹洞宗的毘卢禅寺、圆通禅寺不同,龙湖庵是属临济宗的联络团体,而且是拥有众多尼众的修业道场,虽然有同住清规三十条及安单之制,住众亦有极为优秀的人材,但却没有教育机关、专门的指导教师来教育她们,令人有感到不足的地方。虽然龙湖庵的五堂功课,同住清规等修行生活,是受闽南佛教的影响,但因龙湖庵也是日本临济宗的联络团体,相信在教育上必须接受妙心寺派的指导,可能是无法拒绝的吧!如早晚的功课坐禅依日本尼众的标准而行,特别是用意于国民精神的涵养和素质的提升。

  还有一值得注意的,是昭和11年10月31日起在新竹市所举行的讲习会讲习生中的张氏如学,她应该就是民国33年任碧山岩的住持、开创台北法光寺,先后开办南光女众佛学院、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迎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恒清尼师为所长的如学法师。

  据于凌波氏《创办法光佛研所的如学禅师》中云:

  释如学,俗家姓张,名?月,出家后承法曹洞宗开台第一代祖师觉力禅师派下,法名如学,字道宗。她是台湾省新竹县人,出生于民国2年(纪元1913)的2月17日。如学七岁启蒙,入新竹女子国民公学就读(民国8年),十三岁毕业(民国14年),考入新竹高等女校(民国19年)十八岁自新竹高女毕……。到她二十岁那年即民国21年(昭和7年)正月间……毅然到新竹青草湖的一同寺,依玄深禅师剃度出家。……一同寺原名一同堂,创建人是玄深的祖母觉明优婆夷,后来觉明皈依了觉力禅师,乃改堂为寺。……民国21年的秋天赴日留学。……如学抵日后,先就读于名古屋女学校,名古屋女学林是一所五年制的佛教专科学校,然后进入东京驹泽大学佛教科就读……。

  从于凌波氏文中所叙述的,可以知道如学师是觉力和尚派下的子孙,一生是接受了现代化的教育,也是留学日本的尼僧之一,只是她留学日本的年代,可能是在民国25年即昭和11年的秋天,而不是在民国21年的秋天吧!因为昭和11年10月31日她还在新竹,参加在新竹寺的佛教讲习会的缘故。又她留学的地方,应是叫名古屋关西尼学林。值得吾人注目的,是她返国后,在民国33年出任碧山岩的住持,到了45年时,碧山岩寺的住众就有三十多位比丘尼,且曾礼请印顺、演培、默如、续明诸法师到寺中讲经。民国48年因八七水灾,碧山岩寺全毁,55年重建完工之后,就在此创办了南光女众佛学院、78年在法光寺创办了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72][72] 迄今已将近十年,虽然她在81年已往生,但法光佛研所仍为北台湾研究佛学的重镇之一。从如学师一生的学经历及所从事的佛教事业,着重在办学、培养僧伽人材来看,可以证明这与她所受的现代化教育,及她所属的派系曹洞宗法云寺派有关,当然同觉力和尚的鼓励办学也不能说不无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