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寺院 >>

西藏奔波山萨迦寺:体验时光倒流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报道: 萨迦寺座落于西藏自治区萨迦县奔波山上,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迦”系藏语音译,意为灰白土。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1034-1102)发现奔波山南侧的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泽,现瑞相,即出资建起萨迦寺,逐渐形成萨迦派。萨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萨迦派采取血统和法统两种传承方式。贡却杰面卒后,其子贡噶宁布(1092-1158)主持萨迦寺。贡噶宁布学识渊博,使萨迦教法趋于完整,被尊称为“萨钦”(萨迦大师),为该派初祖。贡噶宁布的次子索南防摩为萨迦二祖。三子扎巴坚赞主持萨迦寺57年,为三祖。四子贝钦沃布的长子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是萨迦派著名的人物,也简称萨班,或萨迦班智达,是为四祖。
公元13世纪初期,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兴起,用武力统一了中原。1240年元朝阔端进兵西藏前,欲召见在各教派中声誉较高的萨班贡噶坚赞。1244年萨班贡噶坚赞率侄子八思巴(1235-1280)去凉州(今甘肃武威),1247年在凉州会见阔端,并写信说服西藏各派高僧和贵族接受了元朝的对藏条件,把西藏正式纳入了祖国的版图。

   忽必烈统一全中国,建立元朝中央政府后,封八思巴为“帝师”赐玉印“命统天下释教”,即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并协助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统领西藏十三万户,八思巴遵忽必烈所嘱,在西藏清查户口,制定法律,于1268年在萨迦正式建立起与中国其它行省相同结构的地方政权,八思巴成为隶属于元朝中央政府的西藏地方行政长官,萨迦派势力达到鼎盛时期。

   14世纪后半叶,随着元朝的灭亡,萨迦派在西藏的地位被噶举派取代,但该派仍然维持下来。

   萨迦派不禁娶妻,以道果教授为主要修法。萨迦派对发展藏族文化起过重要的作用。萨迦派协助元朝统领西藏时期,西藏结束了400多年的战乱局面,社会生产得到发展,文化艺术出现了繁荣局面,当时萨迦派的一些高僧在文学和史学方面都有不少的译著和作品留传下来,如萨班的《萨迦格言》、八思巴的《彰所知论》都是影响深远的名著。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创制的蒙古新字,亦称八思巴字,在中国文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萨迦寺建筑在仲曲河两岸,故称萨迦南寺和萨迦北寺,全寺共有40余个建筑单元,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寺院建筑群。公元1073年贡却杰布初建萨迦北寺时,结构简陋,规模很小。后经萨迦历代法王在山坡上下不断扩建,加盖金顶,增加了许多建筑物从而形成了逶迤重叠、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八思巴被元中央政府封为“帝师”,统领西藏后,萨迦北寺又成为西藏地方政权机关所在地。

   萨迦南寺是公元1268年八思巴委托萨迦本钦(萨迦本钦是元朝时西藏萨迦地方政权的首席官员)释迦桑布主持兴建的,当时一些汉族工匠也参加了施工,后屡次扩建整修,气垫宏伟,平面呈方形,高墙环绕,总面积14760平方米。

   萨迦南寺基本上仿照汉区古代城池样式,是具有很好防御性能的坚固城堡,护墙河至今仍依稀可辨。城堡内为殿堂僧舍。大经堂总面积5775平方米,正殿由40根巨大的木柱支撑直通房顶,最粗的木柱直径约1.5米,细的也有1米左右。其中前排中间的话根柱子,被称为四大名柱,即“元朝皇帝柱”(据传为忽必烈所赐)、猛虎柱(相传此柱由一猛虎负载而来)、野牛柱(相传此柱为一野牦牛用角顶载而来)、黑血柱(相传是海神送来的流血之柱)。

   正殿高约10米,大厅可容纳近万名喇嘛诵经,内供三世佛、萨迦班智达及八思巴塑像。萨迦寺另一重要殿堂为欧东拉康,内有11座萨迦法王灵塔,殿内墙上绘有八思巴早年的画像和修建萨迦寺的壁画。殿后堂有反映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即萨班与阔端会晤的壁画。欧东拉康的南侧有座“普康”,是该寺修密的宗僧人诵“普巴(多见橛)经”的处所。

   从南寺大殿出来,经廊道而至前院,再沿数十级长梯,即可到大殿顶层。平台的西、南两面有宽敞的长廊,廊墙上绘有珍贵壁画,南壁绘有萨迦祖师像,西劈绘有大型曼陀罗(坛城)。

   萨迦南寺曾经过多次维修,特别是在1948年的大修中,局部有较大的改变,在大殿前增加了一些附属建筑物,大殿内的木板壁改成了泥墙,重绘了不少壁画,尤其是把围墙上开有垛口的女儿墙改成西藏形式的平合檐等。但从整体上看,南寺融藏汉建筑风格于一体,是藏式平川式寺庙建筑的代表。

   萨迦王朝当政时期是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因些,萨迦寺除了具有规模宏大的寺院外,还有一些官署府邸之类的建筑。公元1265年八思巴回萨迦寺时,为他自己建立了一个“喇让”,专门管理他的私人财物和有关事宜。

   八思巴死后,传至贡噶洛珠坚赞时(14世纪前半期),萨迦昆氏家族分裂为4个“喇让”(“喇让”原指西藏宗教领袖的住所,后演变为宗教领袖办理政教事务的机构),“喇让”则以父子相承,而萨迦法王的宝座则由这4个“喇让”轮流继任。这4个“喇让”为:细脱喇让、拉康喇让、仁钦岗喇让和都却喇让。

细脱喇让的建筑为一长56.6米宽40米的长方形四合院,高四层共16.3米。原来是八思巴任法王时管理卫藏十三万户时的官邸,后来一直是萨迦王朝的政府所在地,最后成为四大喇让之一。

拉康喇让的建筑原是八思巴圆寂的地方,在萨迦南寺大经堂右侧城堡内,有三楼一顶,高与大殿差不多,后为四大喇让之一。

仁钦岗和都却两个喇让,均为八思巴时代的建筑,具有相当规模。至15世纪时,三个喇让绝嗣,而都却喇让的阿旺贡噶仁钦和白玛顿堆旺久兄弟,为了争夺萨迦法王的王位,发生矛盾,互不相让,于是分别建立彭措颇章和卓玛颇章两房,萨迦法王就分别由这两房中的长子轮流担任。他们的宫殿建筑当然也是萨迦寺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萨迦寺从建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其间萨迦王朝统治全藏70余年,寺内所藏文物极其丰富,其中尤以经书最为著名。萨迦寺的图书资料集中在三个地方,即北寺的“乌则”、“古绒”的藏书室和南寺的大殿,藏书的总数约有24000函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