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佛儒比较 >>

“孔颜乐处”心解

分享到:
【内容提要】“孔颜乐处”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儒学话题。宋明之际,理学家受禅宗影响和启迪,不仅把 它作为接引学人的一则公案,并由此体悟心性,发明儒学大义。孔孟之学的局限是因为“言 约而旨微”,汉宋儒家对其经典的解释,不仅不能得其要旨,反而导致学人误入歧途。宋明 思想家通过“学佛而知儒”,由此开启出宋明心性之学的硕果,对于复兴儒学其理论和实践 方法上的意义应予以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下(卷十二)[M].中华书局,1986.p.519.
   [2](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p.552.
   [3]周敦颐.通书•师友上(第二十四)[A].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上(卷十一)[M].中华书局,1 98 6.p.491.
   [4]礼记•乐记第十九(卷37)[A].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p.301.
   [5]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卷十二)[Z].答吴中淮.p.245.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出版社,1984.p.26.
   [7]周敦颐.通书•师友下(第二十五)[A].宋元学案(卷十一)[M].p.490.
   [8]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乙第七套第二册)[Z].p.150.
   [9]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卷十二)[Z].霓川别语.p.253.   [10]焦竑.支谈上[A].李焯然.明史散论[Z].p.134.
   [11]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二(卷十二)[Z]答汪南明.p.244.
   [12]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二(卷十二)[Z]华阳会语.p.250.
   [13]明儒学案(卷十二)[Z].宛陵会语.p.243.   [14]泰州学案(卷三十四)[Z].语录[J].p.790.
   [15]成复旺.从“无善无恶”到“人必有私”[J].中国文化,1994,(10).p.182.
   [16]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三(卷三十四)[Z].语录.p.772.
   [17]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Z].
   [18]《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桃花庵主人序[Z].
   [19]焦竑.澹园集•焦氏笔乘续一[A].容肇祖.明代思想史[M].上海书店,1940年影印本.
   [20]焦氏笔乘续一[Z].p.7.
   [21]焦氏支谈上[Z].p.1.


   中国人都知道孔子是大圣人,有天大的学问和本事,结果一生颠沛流离,不得其用。他周 游列国,劝说大家来完成尊王攘夷的大一统王业,结果怎么样呢?不但没人听信,在陈蔡还 遭到围困,误会他是阳货,弄得连饭都没得吃。然而,孔子虽然多次处于困厄和险境之中 ,但他的内心总是那样安详和乐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篇》)“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同上)。颜回 是孔子最器重的学生,也有很高学问和品德修养,然而一生亦是穷困潦倒,“回也,其庶乎 !屡空。”(《论语•先进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篇》)于是“孔颜乐处”就成为一个儒学话题,汉代以来人们不仅把孔子、 颜渊这种“安贫乐道”精神奉为儒家最高的人格精神和道德境界,甚至作为一种“孔颜人格 ”津津乐道与推崇。
   然而,到了宋明时代,这个儒学话题发生一些耐人寻味的变化,其不仅为当时佛教禅师们 所熟用,而且在理学家手中也成了用来接引学人的一则“公案”。下面我们就“孔颜乐处” 这个话题,来看看宋明之际儒释两家对于“心性”的体悟以及其中所关涉的义理内容和方法 上启迪。
       一、“吾此妙心,实启迪于黄龙,发明于佛印”
   《宋元学案》中记载了一则史事,宋代的周敦颐(字濂溪)对来请教的程颐、程颢两兄弟, 常每令其寻孔子、颜渊乐处所乐何事。[1]周子为什么要二程兄弟去寻“孔颜乐处”,难道 作为大理学家的二程尚不知孔子、颜渊所乐何事吗?其实在此之前,周敦颐曾问道于黄龙南 禅师。黄龙南禅师应机说法,就以“孔颜所乐者何事”开示于他:
   濂溪初扣黄龙南禅师教外别传之旨,南谕濂,其略曰:“只消向你自家屋里打点,孔子谓 朝闻道,夕死可矣,毕竟以何为道,夕死可耶?颜子不改其乐,所乐者何事?但于此究竟,久 久自然有个契合处。”
   濂一日扣问佛印元禅师曰:“毕竟以何为道?”元曰:“满目青山一任看。”濂拟议,元呵 诃笑而已。濂脱然有省。[2](p.552)
   以儒家的眼光看来,孔颜圣人的这种“安贫乐道”之“道”自然当是儒学倡导的传统和目 的。周敦颐是宋朝大儒未必不懂其“道”?那么,黄龙禅师为什么还让他去参透这其中的玄 机 呢?说到这个“道”,周敦颐自然想辩个明白,殊不知当他一“拟议”,便落入理念的窠臼 ,无怪佛印元禅师呵呵大笑之。然而这一笑,竟使濂溪豁然有所醒悟,就在“脱然有省” 的一刹那,他悟到了“孔颜乐处”的真谛。所以,当二程兄弟来问道时,他又照样以这个话 题让他们去参悟。
   更有意思的是,后来程颐的学生鲜于侁又以这个话题请教程颐:
   “颜子在陋巷不改其乐,不知所乐者何事?”先生(指程颐)曰:“寻常道颜子所乐者何?”侁曰:“不过是说所乐者道。”先生曰:“若有道可乐,不是颜子。”[2](p.569)
   从濂溪到二程,从程颐到鲜于侁,我们看到理学家每每接引学人总喜欢用“孔颜乐处”这 个话题,但是从程颐的“若有道可乐,不是颜子”这句话可知“孔颜乐处”的真正含义已不 是如一般儒者所理解的伦理道德内涵,或者说汉儒以来所认同的人格理想境界,并非是孔子 、颜渊所体悟的那个境界,甚至还意味着历代儒者探寻“道”的想法和方法本身就是谬误的 。那么,宋代的大儒们究竟从“孔颜乐处”中悟到了什么?
   我们来看周敦颐怎么解释,他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 其 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 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3]
   这种“至贵至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先看濂溪的主“诚”。一般的人,对儒家的“诚” 看得太简单了,常常仅把这个“诚”字,当作人格品性中的一个美德而已,殊不知这个“诚 ” 字,却蕴含了许多玄机,从而成为理学最重要的一个范畴。周氏在《通书》中,用易学的道 理来阐明这个“诚”字,可以说是得到了精髓。他说:“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 神也;运而未形有无之间,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3]( ](p.495)这里很明确,诚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寂然不动”,是精神作用未 发 动、无污染的清净本原状态。用《中庸》的话来说,那是处于“喜怒哀乐之未发之谓中”的 状态。这样的状态,它与禅宗所讲的“真如本性”、“清静自性”和道家所讲的“道”也 是一致的,与佛教“禅定”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的。如果要说区别,只是一是用于入世, 一是用于出世。虽然“寂然不动”,又不是死寂,因为它可以“感而遂通”。通向哪里去呢 ?通向一切主观和客观的领域,儒家是入世的学说,也就是通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 是“诚者,五常之本,百行之源。”[3](p.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