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汉魏两晋佛教史 >>

南北朝禅学(2)

分享到:

   道宣在总结北朝佛教禅师的地位与作用时说:“使中原定苑剖开纲领”者,唯僧稠、僧实“二贤”(注:《续高僧传》卷20《习禅篇后论》,《大正藏》第50卷第596页下。)。认为唯僧稠、僧实在中原一带佛教禅定领域中,具有总纲大要的开拓、示范作用。僧实有弟子昙相等,师徒授受,直到唐初,传灯不绝。
   第四系是从慧文经慧思到智顗。慧文、慧思是北齐禅师,慧思晚年南下衡岳,智顗自离开慧思后,主要活动在沿江的庐山、荆州、建康,以及浙江天台山。这一系全由中国禅师组成,是在禅法上极富创造性的一系,并由智顗开创了第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这里主要简述的是慧文和慧思的禅学思想,智顗的禅学思想则在下面“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法门”专节中,再作介绍。
   慧文,北齐人,约生活在六世纪,具体卒年不详,被尊为天台宗的初祖。据《续高僧传•慧思传》载,慧文是“聚徒数百,众法清肃,道俗高尚”(注:《大正藏》第50卷第562页下。)的大禅师,门徒众多,曾受到隋文帝的嘉勉、敬仰、影响。风格严肃,他极重视锻炼心思的集中,以正确地观察事物的本质。他无师自悟,创造性的提出了新的禅观方法:“一心三观”。慧文是怎样提出“一心三观”的呢”?《大品般若经》讲三种智慧(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序品》、卷21《三慧品》,《大正藏》第8卷第218-219页。):“道种智”,是熟悉大小乘各种实践方法的智慧;“一切智”,是能看清一切现象的普遍真相的智慧;“一切种智”,是能辨别一切现象的具体自相的智慧。并讲如果具备这三种智慧,就能彻底灭除一切残余的烦恼,达到佛教的理想境界。龙树的《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在解释这段经文时说,三种智慧虽是先后依次得到的,但三智实在“一心中得”(注:《大正藏》第25卷第260页中。),最后是一齐具足,可以同时兼有的。慧文由此领悟出一种禅法,即三种智慧同时圆满具足于一心的“三智一心”观。慧文还进一步领会到一心中可以同时观照多方面的道理,他联系《中论》的《三是偈》(注:《大正藏》第30卷第33页中。),认为“我说即是空”的“空”是真谛,“亦为是假名”的“假”是俗谛,“亦是中道”的“中”是中道谛。并认为真谛讲一切现象的真相,俗谛讲各别实践的方法,中道谛讲一切现象的自相,相当于三种智慧的境界。偈说空、假、中三相都是真实,称为三谛。一心同时从空、假、中三个方面观察为“三谛一心”观。这样从“三智一心”观发展为“三谛一心”观,构成了慧文的“一心三观”禅法。慧文将这一禅法传给了慧思,慧思又传给智顗,智顗更开展为“一念三千”的“三谛圆融”观,成为天台一宗的教观中心。慧文是奠定这一学说基石的先行者。
   慧思(公元515-577年),早年出家,后投慧文,从受禅法。他专诵《法华经》,约千遍以上,造就极深。后率众南下,在光州(今河南潢川县)大苏山游化,历时十四年。后又继续南下,入南岳山弘法,世称南岳大师。慧思禅法的最大的特点是,在慧文的“一心三观”的基础上,提出“实相”观。慧思亲承慧文的传授,重视在禅修上尽力于引发智慧,穷究实相。他的实相说的要点,来源于《法华经》。实相说的结构方法,则受《十地经论》和《大智度论》的启发。《法华经•方便品》提出佛的知见,即佛照见一切现象实相妙理的知见慧解,为一切智慧的标准,强调佛的知见不仅广大深远,而且能穷尽诸法实相,即圆满把握一切存在的真实本相。实相的内涵有十项,即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注:以上详见《大正藏》第29卷第145页下。)慧思受《十地经论》解释方法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该论解释《华严经》处处都用十法来表示圆满之意,又有十如是的文句:“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静,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是上,此诸佛法如是难得”(注:《十地经论》卷3,《大正藏》第26卷第141页下。),受此启发,慧思也用这种方法来解释《法华经》。慧思认为“十”表示圆满,含摄一切法。“如是”是表示非泛泛之谈,是肯定相、性等十项都真实不虚。《大智度论》把实相分为两类:“别相”、“各各相”(自相)和“实相”(共相)。如地的坚硬,水的潮湿,火的炎热,风的流动,是各自的自相,若深入本质探求,则为“空”,为“实不可得”,这是四者的共相(注:《大智度论》第32卷,《大正藏》第25卷第297页中、下。)。慧思也说十如的各个方面是别相,十者都谓之“如”是共相,并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把别相和共相两类合称为实相。由此,慧思建立起“十如”实相说,并以观照实相为禅观的中心内容。慧思专精《法华》,悟得法华三昧。法华三昧就是观照《法华》所开显的实相的真理。
   同时,慧思也修持四念处,即以身、受、心、法四者为止观的对象,分别念身是不净、感受是苦、心是无常、法是无我。与此相关,慧思还提倡安乐行。安乐行是安乐又容易的修行。《法华经•安乐行品》称有四种修行方法是安乐的,即身、口、意三安乐行和誓愿安乐行。所谓四安乐行,就是在禅修时远离身体、言说、意志方面的种种过关,而誓愿普度众生,引导众生走上解脱之路。
   慧思在大苏山传授禅法时,智顗曾前往问学。慧思很器重智顗,常命他代讲《大品般若经》,并特别指导智顗说,《般若》讲的“一心具足万行”,是次第义,《法华》讲的“一法具足万行”才是圆顿义。《法华》所说的比《般若》更进一步,高于《般若》思想。慧思还与般若学者不同,他偏于以心法为中心观照诸法实相。这些对于后来智顗创立以《法华经》为中心的天台宗学说,尤其是“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第五系是从菩提达摩到慧可再到僧璨。因达摩以《楞伽经》印心,故当时慧可与僧璨(注:慧可最后几年和僧璨晚年都生活在隋代,为方便起见,将他们列入北朝时代论述。)都被称为“楞伽师”。此系后经唐代道信、弘忍再到慧能创立禅宗,是为中国佛教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
   菩提达摩(?-536年,一说528年),自印度般海来华,经广州到建康。传说达摩和梁武帝有一段对话,梁武帝笃信佛教,问即位后所做的建寺、写经、造像、度僧等事,能积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可言。武帝对这个答复不能理解,彼此话不投机。达摩随即渡江北上入魏,在嵩、洛一带传授禅法。有传说,达摩晚年遭遇毒害而死,也有说他手携只履西归印度,即所谓“只履西归”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