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散文 >>

青原山禅思(2)

分享到:


  在行思看来,即使是到了曹溪,如果带了个追求开悟的意念而来,仍然落入了执迷。因此希迁说纵然没到曹溪,人人本具的佛性也未曾失去。行思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还去曹溪?希迁回答,虽然佛性人人本具,但如果没到曹溪亲蒙六祖大师的训诲,又怎能明心见性?只有在明心见性之后,才知自身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希迁的回答,机辩敏捷,充满自信,深得行思的赞许,说:“众角虽多,一麟足矣”。希迁当即对原本是师兄弟的行思行了大礼,称之为师。后来,希迁在行思的磨砺下,禅境有了新的拓展,禅法益臻灵活细致,最后承接了行思的禅法。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年),希迁离开青原山到南岳,受请住衡山南寺。寺东有大石,平坦如台,希迁就石上结庵而居,因此时人多称他为石头和尚。

  希迁的禅法圆转无碍,经药山惟俨传到云岩昙晟(782~841年),提出了“宝镜三昧”法门。续传到洞山良价(807~869)、曹山本寂(840~901)师弟,成为曹洞一派;希迁的禅法,还经他门下的天皇道悟弘传,到五代时,更衍为云门、法眼两系。禅宗五家中,沩仰一家的传承较早断绝,其余的四家除了临济外,曹洞、云门和法眼三家,在传承上都渊源于希迁,也就是说,肇始于石头希迁在青原山修学时的深厚因缘。

  禅宗圣地的青原山,除了留下青原行思、石头希迁的锡影屐痕外,还受容了王阳明、方以智的缱绻情思。

  在净居寺的附近,吉安最早的书院——明代创建的青原书院(后改名阳明书院),至今仍保存完好。青原山是明代王学江右学派理学家讲学的中心,山中的“五贤祠”,所祀就是王守仁、邹守益(东廓)、聂豹、欧阳德、罗洪先(念庵)等五人。王阳明对自然山水有着特殊爱好,其弟子栾惠在《悼阳明先生文》中,称他“风月为朋,山水成癖”。王阳明本人在《青原山次黄山谷韵》中,也写下了“烟霞有本性,山水乞骸归”的诗句,足见他对青原山的眷恋喜爱之情。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方以智(1611~1671年)也与青原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方以智少年时参加“复社”活动,为“明季四公子”之一。崇祯十三年(1640年)中进士,  清顺治四年任礼部待即、东阁大学士。后来移居平乐,清兵攻陷平乐时被执。清将马蛟麟逼迫他投降,命左置官服,右置刀剑,任他选择,以智毅然站到了右边。马蛟麟为之折服,只得听任他落发为僧。方以智遂改名宏智,别号愚者大师。从1644年起,受吉安人士和庐陵县令于藻的邀请,54岁的方以智成为净居寺主持,在青原山度过了最后的7年。在这期间他著有《禅乐府》、《愚者智语录》,并继啸峰大然编成《青原志略》。方以智罹难之后,曾建有3座墓,青原山的衣钵墓即为其中的一座。

  厚重的佛教文化氛围和清丽的自然景色,成为青原山的双璧。风光似画,梵呗如歌。历代名儒文士,纷纷慕名而来,登临览胜,诵经礼佛,讲学授徒,吟诗作赋,留下许多珍贵的作品,仅《青原志》里收集的诗文就多达500余篇。近年来,随着庐陵文化热的兴起,中外游人纷纷前来参拜,使古老宁静的青原山,益发显现出魅力和生机。青原下的曹洞宗于南宋时传入日本,成为日本的佛教正宗,拥有信徒680余万人,净居寺因此被日本曹洞宗奉为祖庭。青原下的其他宗派还繁衍于朝鲜、越南等地,这些国家的的僧俗四众也经常到青原山作朝圣之旅。

  陵迁谷变,光阴弹指。风雨千年的青原山净居寺,虽屡经兴废,仍基本上保持了当时的格局。而今,当我们游赏青原山时,依然可以像青原惟信禅师所说的那样,获得凡情脱落、表里澄澈的“见山只是山,只水只是水”的殊胜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