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语言 >>

也说“悕望”与“希望”(2)

分享到:


  诸如此类的书证,在大藏经里比比较皆是:

  唐/实叉难陀法师译《大宝积经卷第五十八·文殊师利授记会第十五之一》:“作是念已,即以右手,覆此三千大千世界,雨诸饮食、衣服、车乘、金银、琉璃、真珠、珂贝、珊瑚、璧玉,随诸众生心所悕望,悉能充满。”(《大正藏》第十一卷第339面下栏)

  北梁/道龚法师译《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三·宝梁聚会第四十四沙门品第一》:“离一切悕望故。”(《大正藏》第十一卷第639面上栏)

  西晋/竺法护法师译《贤劫经·寂然度无极品第十四》:“以断众想悕望之业解脱而喜,是曰持戒。”(《大正藏》第十四卷第37面中栏。舜按:大正藏校注云:宋、元、明藏经本及宫内省图书寮本“悕望”均作“希望”)

  刘宋/佛陀什法师共竺道生法师译《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八:“时有群乌集于屋上。语言:此乌成就弊恶比丘十法,一者悭惜,二者贪余,三者强颜,四者耐辱,五者蛆弊,六者无慈悲,七者悕望,八者无厌,九者藏积,十者喜忘。此乌有是十法,汝等欲杀不?……”(《大正藏》第二十二卷第58面上栏)

  姚秦/昙摩耶舍法师共昙摩崛多法师译《舍利弗阿毗昙论·非问分烦恼品第十一之一》:“乐欲,悕望,不足重悕望,究竟悕望,不足不满,碍著洒散,如水津流,沉没爱支,能生苦本。”(卷第十八。《大正藏》第二十八卷第646面中栏)

  符秦/伽跋澄法师等译《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卷第八:“精进人教他不持戒,处在悕望,悕望以坏教戒。不持戒人教他持戒,不起悕望,悕望坏则戒坏。”(《大正藏》第二十八卷第779面上栏)

  北魏/法藏法师撰《华严经探玄记·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三,于可意事求,名悕望欲。”(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十五卷第204面下栏)

  唐/远法师撰《大乘义章》卷第二十:“三、悕望求者知悕望求。何者悕望?谓乐欲心。何故名悕?欲心求法,故名为悕”(《大正藏》第四十四卷第869面上栏)

  唐/慧沼法师撰《劝发菩提心集·七似饶益门》:“譬如阇梨于弟子作五饶益业:一,教其诸法。二,示其速要。三,身知舒颜。四,口知爱语。五,心无悕望。”(卷下。《大正藏》第四十五卷第401面上栏)

  又云:“菩萨五处常起悕望:一,悕望六度增长。二,六蔽损减。三,成就众生。四,胜进诸地。五,悕望无上菩提。”(卷下。《大正藏》第四十五卷第401面上栏)

  从以上众多例证可以看出,“悕望”一词用于褒义,有想望、愿求的意思,用于贬义,则与欲望、奢望相近,都与“希望”同义,为内心所愿想。我们检查过《大藏经》的每一个“悕望”的用法,都找不到含有“可怜巴巴地企望”或者“哀伤地企望”的意思用法。

  慧洲先生文中所说的“悕望”是“可怜巴巴地企望”或者“哀伤地企望”的意思,在经典里是根本讲不通的。例如《大集经·月藏分·第十二诸魔得教信品》(高齐/那连提耶舍法师译)中有这样一句话:

  “凡夫心轻,犹豫不定,于三乘中未住究竟,于善于恶不能决定,愿亦不定。以不定故,遇善知识得生净信,以信因缘,身口意业所作诸善能发胜愿,以彼善心胜愿因缘,随所悕求,得彼最胜妙善报果。”(《大集经》卷五十二。《大正藏》第十三卷344面下栏)

  这里所“悕求”的,不是什么“他利”,而是直至成佛的妙果。会不会因“求之不得,不仅会产生恨、尤愿心,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无助的可怜的悲伤之情”呢?(慧洲先生文中语)再如前面所引的《阿阇世王经》中“于诸功德无所悕望,作是者可至无极慧”一句,是不是对功德不要“可怜巴巴地企望”或者“哀伤地企望”就可得“无极慧”(佛智)呢?如果不会也不是,只能说明将“悕”解释成“悲伤”,是典型的穿凿附会之谈。可以明确地说,佛教典籍中所用的“悕望”就是“希望”的意思。

  最后还需要指明的是,夏莲居居士会集本《无量寿经》中“常怀盗心,悕望他利”一句的“悕望”,并非寓有会集者的特别“深意”,而是祖出一千多年来佛门普遍尊奉的经典译本,即曹魏/康僧铠法师所译《无量寿经》卷下(文已见上,不再赘引),是完全的袭用。至于现今印行的某些《无量寿经》本子,将“悕望”径改作“希望”,也只是例行将通假字易换成通用字而已,并不存在有语言学上的是与非的问题。

  附注:

  ①对于“须”字,《汉语大字典·页部》中解释作“待”:

  “《篇海类编·身体类·须部》:‘须,待也。’《书·多方》:‘天惟五年,须暇之子孙。’孙星衍疏:‘须者,《释诂》云:待也。’(后略)”(1812页)

  而“待”则有“欲;将要”的意思。《汉语大词典·彳部》说:

  “欲;将要。宋欧阳修《玉楼春》词:‘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后略)”(第3卷941页)
  《汉语大字典·彳部》则解释为“想要;打算”,涵义相同(见344页)。

  目前《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解释“悕”字时,都没有收通“须”的这一义项。编者是否基于“须”本身即有“要求、寻求”的涵义,和“希望”相近,故不收录,尚不可知。

  引用书目:

  《大正新修大藏经》          宝印佛书流通处影印本
  《大正藏索引》            宝印佛书流通处影印本
  《正续一切经音义》         (日本狮谷白莲社据高丽海印寺本翻刻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       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印行本
  《汉语大词典》(多卷本)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印行本
  《说文解字》(徐铉校定本)      中华书局影印本
  《广韵》(清初吴下张氏刊本)     团结出版社《辞书集成》影印本(第22册)
  《集韵》(钱曾述古堂藏宋钞本)    团结出版社《辞书集成》影印本(第23册)
  《类编》(明毛氏汲古阁影宋钞本)   团结出版社《辞书集成》影印本(13、1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