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慈悲 2.智慧 3.仁 4.本心 5.格物致知
页318
一、前言
大乘菩萨道的慈悲入世,总让人与儒家的人文伦理作一联想(如佛教之成佛、儒家之成圣)。历年来中国的大师大德们,也往往将两者作一对比,尤其有关两者的实践德目上。但是本文之宗旨不在于此,而是在于探讨彼此的立论基础。
不论是大乘菩萨道之立论基础或儒家伦理之立论基础,无可否认的,其本身皆存在着发展性,套用近代学界所流行的看法,有所谓的佛教三系说(如印顺法师)及儒家三系说(如牟宗三)。但此等三系说,皆各自有其判准,以自宗而非难余二系。本文之论述,则非依循于此,不仅如此,且进而在反思三系说可能存在的问题。
依本文之研究,在印度佛教大乘菩萨道中,虽有所谓的性空、阿黎耶、如来藏缘起等三种立论,但此等立论皆是基于某立场来立说的。纵使一般学界认为性空立论较合乎佛教缘起,但性空本身同样存在着空自性化之困思。同样地,儒家三系说中,以孔、孟、陆、王为正宗,而非难朱熹等系,然其本身所标榜的德性主体才能创生,也面临着碍生之问题。
本文之论述,顺着历史思想的发展性,将各种立论呈现出来,然后再加以反思之。有关大乘菩萨道的立论基础,首先,以《十地经》为切入点,进而探讨中观、唯识、如来藏及天台华严对菩萨道之立论基础。在儒家伦理方面,先就《尚书》、《诗经》来论述,然后探讨孔、孟、程朱、陆王等之伦理立论基础。
二、大乘菩萨道之立论基础
菩萨道的主要内涵,是指慈悲与智慧。就《华严经》〈十地品〉[1][1] (又称《十地经》)而言,即是以此二者为前提来论述菩萨道,至于龙树、世亲及中国佛教之天台智者等人皆将《十地经》视为不共二乘之菩萨法,然他们对于作为菩萨道立论基础之诠释是各有所不同的。本文即是以《十地经》之菩萨道为切入点,来探讨佛教历代如何来掌握智慧实践其菩萨道。
(一)、《十地经》
有关《华严经》〈十地品〉对菩萨的定位,在〈十地品〉一开始论述初地时,就
页319
作了明确地定义,所谓:
若众生厚集善根,修诸善行,善集助道法,供养诸佛,集诸清白法,为善知识所护,入深广心,信乐大法,心多向慈悲,好求佛智慧,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正藏》册9,页544下)
接着,又云:
为得一切种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具足佛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心故,为向十方无余无碍智故,为净一切佛国令无余故,为于一念中知三世事故,为自在转大法车仑广示现佛神力故,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同上)
又云:
诸佛子!是心以大悲心为首,智慧增上,方便所护,直心深心淳至,量同佛力,善决定众生力佛力,趣向无碍智,随顺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度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菩萨发如是心,实时过凡夫地入菩萨位。(同上)
以上三段引文本是一贯连接的,为便于说明,将之分为三段。从上述的三段引文中,吾人可得知入菩萨位所应具备的条件:发菩提心→得一切种智ð以大悲心为首。换言之,所谓菩萨道,是指发菩提心得一切种智成佛,而此等过程是以大悲心为首。因为大悲心,所以发起菩提心成就佛道,而整个的实践历程即是菩萨道。
由上述三段引文,吾人可以简单地归纳出所谓菩萨道,实不外乎指慈悲与智慧,因有大悲心所以能发起菩提心;因有智慧才能圆满佛道。
在〈十地品〉中,所描述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萨,是已「厚集善根,修诸善行,……信乐大法,心多向慈悲,好求佛智慧」。由此段文之叙述,可知此等能发心的众生,乃是累积了无数善根善行,且对佛法深具信乐,于众生多慈悲及好求佛智慧,基于此前提而发菩提心。因此,从发菩提心中,亦可得知实不外乎慈悲与智慧而令众生发心。由此慈悲及智慧之引导来圆满菩萨道成就一切种智(成佛),〈十地品〉所展开的十地菩萨之行道,即是配合着十波罗蜜四摄之修持来成就佛果。[2][2]
页320
(二)、中观
由前述之〈十地品〉对菩萨道所作的论述,依龙树之看法,此十地乃是「但菩萨地」,[3][3] 亦即是指不共二乘之菩萨法。这也是为什么龙树于《十住毘婆沙论》中论述初地菩萨之发心时,认为此发心乃必定(不退转)菩萨所发的心,所以能于发心即入必定得初地位,[4][4] 此也可以从龙树注解初地时广明〈阿惟越致相品〉及〈易行品〉得知,[5][5] 显示了龙树对于不退转问题的重视,也因此之故,而另辟〈易行品〉来阐明易行道。换言之,由于深知登地不退转菩萨道之难行,而提出易行道。同时,也显示了龙树对初地菩萨的看法,属必定地之菩萨,故于论述初地皆以必定地菩萨明之。
至于怎样的菩萨才是必定地菩萨?必定地菩萨具备哪些特质?对此龙树几乎皆从描述上来定义它,[6][6] 此可从其对必定地菩萨所具备的种种功德来窥知,所谓:
是心不杂一切烦恼;
是心相续不贪异乘;
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
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
是心为常能集善根;……
是心如金刚,通达诸法故;……
是心相续,三宝不断故。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初必定心,如无尽意品中广说
页321
(《大正藏》册26,页24下~25上)。
此中值得注意的是,初地菩萨其心「常(必定)能集善根」及其心如金刚「通达诸法」,何等之菩萨于其所行必定能集善根?何等之菩萨其心如金刚不为一切所动摇?此乃是已通达诸法之菩萨所能如此。
至于何谓通达诸法之菩萨呢?简言之,即是了悟我法二空且具悲心之众生,故无有诸怖畏。[7][7]
依龙树的看法,通达诸法之菩萨其所发菩提心是不退转的。必定地菩萨(初地菩萨)即是秉此来实践六度(十度)万行成就佛十力化导众生,以圆满佛果。
因此,吾人可以看出龙树于《十住毘婆沙论》所展开的菩萨道,即是以我法二空作为菩萨道之实践立论基础。但由于初地菩萨其漏未尽,虽已通达空无我道理,仍须藉由十地之地地发趣修行,转转增益来圆满之。[8][8]
(三)、唯识
唯识宗对于菩萨道的实践,安置十地(或十二住),[9][9] 此基本架构可说来自于华严十地,如《瑜伽师地论》及《摄大乘论》所述之十地皆引自于华严十地,[10][10] 乃至世亲的《十地经论》即是针对《十地经》而作的疏解,而世亲对十地的见解又受无着《摄大乘论》之影响。[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