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中国禅宗的禅(禅修菁华三)〖圣严法师〗(3)

分享到:

  (七)药山惟俨(七五一——八三四)——他是石头希迁及马祖道一的弟子,有一天石头希迁见他静坐,便问他:“作什么?”他说:“不为一物。”又问:“怎么可在此闲坐呢!”他答:“若闲坐则为了。”希迁再问:“你说不为,又不为个什么?”他答:“千圣亦不识。”

  又有一次惟俨在打坐,有僧问他:“兀兀地思想个什么?”他回说:“思量个不思量底。”僧又问:“不思量底又如何思量?”他说:“非思量。”可见惟俨的禅风,相当孤峻。

  惟俨一日正在看经,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他答:“我只图遮眼。”僧再问:“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学和尚吗?”惟俨的开示是:“一般人只向纸背上记持言语,我被经论惑,我不曾看经论策子。”可见他是反对对经论作入海算沙式的研究的人,他是把一切经教当作自家药箱中物的人。

  后来中国的宋明理学家中,陆象山与王阳明,多少均与禅思想有关而倾向于佛教,其主要渊源是李翱参访了药山惟俨,作〈复性书〉三篇,大旨与禅同调,给予后来的儒家学者很大的影响。李翱初访惟俨,即问:“何谓道耶?”惟俨不说话,只以手指上下,然后反问李翱:“会吗?”李翱说:“不会。”惟俨告诉他:“云在青天水缾。”这是用的平常话,说的平淡事,却使李缾获益良多。

  (八)圭峰宗密的禅思想——宗密(七八0——八四一)是华严宗第四祖清凉澄观(七三八——八三九)的弟子,故被称为华严宗的第五祖,但他又是禅宗第七代祖荷泽神会的门下传人,所以他既是一位博通经典教义的大学问家,也是一位禅的大实践家。他将禅的修行,一分为五等:

  1、外道禅:带有异端邪见思想而修,并且有欣求向上,厌弃向下之心者。

  2、凡夫禅:正确地相信因果,也以欣上厌下之心而修者。

  3、小乘禅:悟得我空之理,出生死界而修者。

  4、大乘禅:悟得我空及法空之理,既入涅盘而又不压离生死者修之。

  5、最上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智慧之性,本来具足,此心即是佛,毕竟不异,依如此心境而境而修者,为最上乘禅;又名为如来清净禅,一行三昧,真如三昧,乃是一切三昧的根本。若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他说:“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达摩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前四禅八定,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南岳(慧思)、天台(智顗),令依(空、假、中)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最圆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行相,唯达摩所传者,等同佛体,迥异诸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

  宗密又将禅的流类,区分为三宗:

  1、息妄修心宗:远离愦闹,闲静处坐,心注一境,止息妄念,若妄尘尽,即可明鉴佛性,他说此如北宗诸禅师,以及牛头法融,天台智顗等所修的方法之门。

  2、泯绝无寄宗:一切诸法,本来空寂,法不须修,佛不须作。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此如石头希迁等,皆示此理。

  3、直显真性宗:此又有二门:(1)一切言语动作、善恶苦乐等,皆是佛性,本来是佛,天真自然。道不须修,恶不须断,任运自在,方名解脱。(2)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是真性,寂知、知寂,无念是宗。此二门皆是会相归性,故同一宗,如荷泽神会的禅即是。宗密也著有〈作禅法〉一种,收于《圆觉经修证仪》卷十七、十八。大致是与智顗的《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及《小止观》相似,别无创见。

  宗密的思想,与《圆觉经》及《大乘起信论》有密切的关系,故以唯一的真心为万法的总体和根本。

  (九)黄檗希运(唐宣宗大中年间八四七——八六0殁,年龄不详)——他是百丈怀海的弟子。有一日,百丈怀海问希运:“你从什么处来?”希运回说:“大雄山下采菌子来。”怀海再问:“见到老虎么?”希运便作虎啸声;怀海拈起斧子作砍状,希运便给怀海一掌,怀海吟吟而笑,即归。上堂天示说:“大雄山下有一虎,你们诸人也须好好注意,我百丈老汉,今天亲被咬了一口。”他虽未见到马祖道一,但于道一的大机大用,已经领会,所以怀海非常器重他,他说:“纵然有人虽见解齐于你,亦减你德的一半。”裴休在《传心法要》的序中,评希运为:“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狐。”这也正是禅者的风范。

  1、希运提倡“一心即佛”之义:《传心法要》中说:“诸法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以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下便是,动念即乖……。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形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又云:“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又云:“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涎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又云:“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又云:“迷自本心,不认为佛,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知当下无心。”

  2、临命终时的用心法;希运为裴休说有临命终时的用心方法,与修净土法门者略异:

  “凡人临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一时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及种种现前,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3、希运目中无禅师:希运批评马祖道一的门下,虽然号称有八十四人,但以希运看来,仅三两人得到马祖的正法眼,故又曾对大众说:“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恁么行脚,何处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并且批评牛头法融,纵然是“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棙子。”因为法融的禅,堕在“空”里,尚难有大机大用的作为。

  (十)德山宣鉴(七八二——八六五)——他是龙潭崇信的弟子,崇信则是天皇道悟的法嗣,道悟乃是石头希迁的法嗣。宣鉴悟道的尼过是这样的:

  有一晚,宣鉴侍立在崇信的室内,崇信说:“夜已深,怎么还不下去?”宣鉴卷帘向外,见处面黑暗,又折回来说“外面黑”。崇信点亮了纸灯给宣鉴,正当宣鉴用手接灯,崇信便把纸灯吹熄,宣鉴因此大悟,便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