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天台宗 >>

北宋天台宗对《大乘起信论》与《十不二门》的诠释与论争(7)

分享到:

   知礼对《十不二门论》解释中所刻意增加的“观心”之义,其实更多地来自于《起信》与《止观》等其他的经论。如他以《摩诃止观》的说法去“立行造修”,“拣入理之门,起观之处”,(《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大正藏》第46卷,706页)并借此批评山外的忽略观心,乃是重解不重行,有违祖意正统。又如他在《指要钞》中建立观心之义,而明确表示山家的观心宗旨是“观一念无明心”。而这个“一念无明心”是从《起信》“生灭门”中的“和合”识引申出来的观念,这一点,知礼也是公开引《起信》来证成己说的:“……此文正是于阴修乎止观,故《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从本以来未曾离念。”“今释一念,乃是趣举根尘和合一刹那心”。(《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大正藏》第46卷,707页)可见,山家的解“十不二门”,发挥观心一义,是别有所图的。这种在解经中“再造”意义的方式里,隐藏了更深的“修辞策略”。
   山外在《十不二门》的解释中不详观心,并不表示山家不重观心行门,也不是象山家“制造”出的山外那样,是“直云真性”,“偏指清净真如”的。(《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大正藏》第46卷,706,709页)智圆所作《金刚錍显性录》(1006年)即是与知礼争论《金光明经玄义》期间(999-1006)的作品,虽然该论略晚于《指要钞》(1004年),但可以比较系统地反映出当时山外观心方面的主张。这里,我们并不要对智圆的观心论作详密的分析,只是就其“即妄而真”的观心入路,来简要说明山外的观心法门,与知礼的“依阴心显妙理”并不二致。(《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大正藏》第46卷,708页)山外于十不二门的解释虽不重观心,在于他们认为台教祖师的论典是“鼎分部轶,翼张教行”的,即不同论典有不同的重点,有的重论教,有的重论行,而彼此之间是相互应承的关系。智圆在《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正义序》中就说“教在玄文,行在停观,意令解行相济”。在他看来,天台有关行门的观心,主要是在《止观》之中“勤勤点示”的。(《闲居编》卷十,《续藏经》第56卷,880页)提到《止观》中的观心,《显性录》中是这样解释他的“一家所谈”:
   今家所立,离真无妄,离妄无真,指无明心即三谛理,故《止观》观乎阴心烦恼心病心等,皆成不思议也。……须知一家所立心性,即妄而真,若解若观,其理咸尔。
   一家所谈刹那妄心,即三谛理,具足三千依正之法,唯在《止观》阴境之初,至于诸文曾未点示,良以《止观》是己心所行终穷之说,……如此之观,名诸法源,不同偏指真如,以异一切唯识。(《金刚錍显性录》卷二,《续藏经》第56卷,532页)
   从山外自己所叙述的观心论来看,所谓山外直观真心的说法,很可能是山家为了正统性的需要有意识地“虚构”出来的。那么,夸大思想紧张和对立的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关系值得我们去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