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宗教对话 >>

《法华经》与宗教间的对话(3)

分享到:

 

中国天台宗智顗的立场,基本上属于第二种解释,但也有第一种解释的一面。如前面所引“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智?也在《法华玄义》中作为经证引用此文,以华落莲成之姿,比喻废权立实。智?的法华经观,与其说是法华经至上主义,不如说是圆教至上主义。在天台宗的法华经至上主义的形成过程中,湛然发挥了很大作用。从智?到湛然的历史时期,有主张华严经至上的华严宗的成立,有倡导三乘真实、一乘方便的法相宗的成立,还有主张教外别传的禅宗的成立等。或许是为了与这些宗派相抗衡,湛然才开始强调法华经至上主义。日莲受到湛然的直接影响。我在其他文章中曾经指出,根据解释的不同,从《法华经》中可以看到排他主义、包括主义和多元主义等各种立场。但《法华经》的基本立场是包括主义,并具体举出了与包括主义相近的《法华经》的教说。详细内容这里不再赘述,概括而言有以下内容:“小善成佛”的教说、声闻的富楼那的本地为菩萨说、《法华经》认定一切众生皆为菩萨皆为说法的对象说、常不轻菩萨认一切众生为未来佛而加以尊敬说《法华经》的一乘思想(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具体地表现在常不轻菩萨的礼拜行。、根据见宝塔品的故事诸佛在空间上向释尊统合说、基于如来寿量品诸佛在时间上向释尊统合说等。

 

(3)从超出佛教范畴的普遍真理的角度解释一乘,它或许与多元主义的立场接近在过去的佛教历史中,还没有从多元主义的立场对“一乘”做出解释的。只有到今天这种诸宗教不得不谋求共存的全球化时代,人类才面对这一课题。但在中国,从唐末以降,主张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一致的思想逐渐流行,在日本的江户时代,主张神道、儒教、佛教三教一致的倾向也很强。这也是历史事实。

 

这时候,主题成为一乘与多元主义的关系,所以问题不是一乘与三乘的对立,而是一乘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关系。的确,一乘可以解释为追求超越国家、民族、性别、文化等所有差别的普遍性真理。但即使说一切众生追求成佛,就像成佛这一佛教特有的概念所表现的那样,这一说法只能被看作是从佛教立场出发的一种包括主义。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将佛教的最高目标“佛”,描述成更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优秀品质的所有者的话,会得出什么结论呢?这一立场可能与约翰·希克的多元主义立场相接近。约翰·希克曾将传统宗教中关于“救济”的各种表现,置换为“人类从自我中心到实在中心的生活现实的变革”,从而表明其拥护多元主义的立场。我最初表达了承认诸宗教的独特价值的立场,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或许就没必要勉强用统一的说法来界定“救济”的思想。我认为,《法华经》的基本立场,虽然还有作其他解释的余地,但更接近于包括主义。特别是在印度佛教史中,在承认过去佛教的一定作用的同时,《法华经》力图以新的“一乘”思想,树立宣扬一切众生皆追求成佛的新佛教。从《法华经》的这一立场出发,如果参与宗教对话,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参与呢?《法华经》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指针呢?

 

四、《法华经》与宗教间的对话——四安乐行与“如来衣座室”  

 

《法华经》这样的佛教经典的故事,是由佛与弟子的对话构成的。因为是佛与弟子的关系,所以在佛教的觉悟和修行的水平上,就不能说是对等的。对话的基本条件是站在完全对等立场上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话,但佛与弟子的对话不是这样的对话。由此看来,我们只能说难于直接从《法华经》中发现宗教对话的指针。虽然如此,从广义上讲,我们可以从《法华经》中学取对话的精神。以下举出《法华经》安乐行品中所说的四安乐行、法师品中所说的“如来衣座室”,就这一问题做一考察。四安乐行讲的是在释尊灭后的恶世弘通《法华经》的注意事项,但其中的内容,对我们现在进行宗教对话,也有参考之处。日莲认为安乐行品与劝持品的修行是只能二者取其一的,日莲生活的日本镰仓时代(末法时代)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使得日莲选择了劝持品。但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这一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重新审视安乐行品中所说内容的价值。四安乐行的名称,既没有出现在《法华经》中,《法华经》的注释者对此的称呼也有所不同。依据智?和灌顶的《法华文句》的说法,即身、口、意、誓愿四安乐行。在《法华经》安乐行品的开头,文殊菩萨问释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释尊回答:“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并顺次说明了四法的内容。此四法即四安乐行。第一身安乐行,有行处与亲近处。行处是与菩萨相应的行动范围,亲近处是交际范围。关于行处,《法华经》云:“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关于亲近处,分为两类,第一亲近处是对具体的交际范围的限定在对交际范围的这一限制中,可以看出不许接近求声闻者等排他的态度。而且,还举出不能接近的职业,表现出对特定职业的歧视,似乎与倡导一切众生皆趋向佛的《法华经》的立场不相一致。不过任何经典都不能完全摆脱时代思潮的局限。实际上,在这一点上,其他的古代宗教圣典也是同样的,以及不得不交际的场合应注意的事项;第二的亲近处是对存在的空性的彻底认识。第二口安乐行,主要是关于言语要注意的事项。《法华经》云:“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第三意安乐行,是关于心的活动应注意的事项。《法华经》云:“无怀嫉妒?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