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宗教对话 >>

《法华经》与宗教间的对话(4)

分享到:

 

第四誓愿安乐行,即受持《法华经》的人应该“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堕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即强调生伟大的慈悲心,誓愿以《法华经》救济众生。如果从《法华经》的立场参加宗教对话,在推进宗教对话的心态方面,从《法华经》的四安乐行中,可以学到以下三点:

 

第一、坚持大乘佛教的基本认识,即对空的认识。此即不能够把自己的宗教与其他的宗教看作是完全无变化的、固定的存在,而应该看成是变化、流动的存在。重要的是,我们对通过对话而产生的自我变革持开放的态度。从佛教来看,对他者采取友善的、温和的态度是基于对空的认识。

 

第二、在宗教对话中,应该对其他宗教表示敬意,而不能够随便批评他者、挑起教义的论争。如果不如此,大家连坐到同一张对话桌前都困难。

 

第三、宗教间的对话的目的,在于通过诸宗教的合作,努力解决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对话者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为全人类谋求和平和幸福的誓愿和慈悲。如此看来,安乐行品所说的注意事项,与《法华经》法师品所说的“如来衣座室”也是相通的。法师品云,在如来入灭以后,在为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即出家的男女与在家的男女)说《法华经》的时候,必须入如来室、穿如来衣、坐如来座。所谓如来室,即对一切众生的慈悲心;所谓如来衣,即柔和忍辱心;所谓如来座,即一切法空。在大乘佛教中,对空的认识基于正确的智慧。因为智慧与慈悲是佛所具备的两大特征,所以以成佛为目标的菩萨,自然也要追求智慧和慈悲。而且,在现实的社会中的菩萨的活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忍辱心也受到重视。当然,此忍辱心的基础,也不外是智慧和慈悲。菩萨的修行纲目六波罗密中包含忍辱波罗密,是周知的事实。

 

五、小 结

 

如前所述,我个人的基本立场是承认诸宗教的独自价值。考虑到宗教间对话的重要性,即使是包括主义者或排他主义者,为了消除对其他宗教的误解、促进宗教间的相互理解,也完全没必要把他们排除在宗教对话之外。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有可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相互合作,而且通过对话有可能开发自他宗教的潜在可能性,从而带来各自宗教教义的深化。我们没必要害怕自己宗教的某种改变,毋宁说,我们可以期待这样的改变为宗教多样化的新生开辟道路。

 

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这一现代社会的紧迫课题,需要促进诸宗教间的对话。这与《法华经》所倡导的救济众生的菩萨的誓愿与慈悲有着密切关系。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对空的认识与忍辱的精神,必定会做出一定贡献。说起在宗教对话中“忍辱”的贡献,也许读者们会感到有些奇怪。不过对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没有交流、或者曾经存在严重对立的诸宗教来说,在大家坐下来对话时,忍耐心在消除彼此的误解、增进彼此理解方面是多么重要。多国间的许多国际会议的实例,就说明了这一点。从佛教来看,这种忍耐心的背后,如果没有智慧和慈悲,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忍耐心。

 

最后,我想《法华经》所倡导的“尊重赞叹人类的差异和多样性”的宗旨,可以用药草喻品的“三草二木的譬喻”来说明。譬喻的内容很简洁:满天的云雨普润大地,各种植物(三草二木)随其种类的不同,各自得以生长。三草二木,即小、中、上的药草,与小、大的树木。其中,小药草譬喻人天,中药草譬喻声闻、缘觉,上药草、小树、大树分别譬喻三阶段的菩萨。

 

这一譬喻的主旨在于:1、佛的说法对谁都是平等的;2、众生是多样的;3、佛不是马上就讲说一切智;4、佛在《法华经》中,最终将使众生到一切智。譬喻的中心意图,是只有经过许多方便的教说,佛才会讲《法华经》,亦即说明佛不马上讲说一切智的理由。这一譬喻绝不是肯定声闻、缘觉和菩萨本性上的绝对差别。因为在《法华经》中,佛是最终要让一切众生到达一切智的。在正确理解这一譬喻的原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做如下的解释∶这一譬喻所显示的雄浑景象,即千千万万的植物平等接受甘霖雨露,得到充足的水分,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这不正象征着人类在尊重差异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同在一个地球上和谐共生的道理吗?

 

(注:对张文良先生在中文翻译上大力协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参见John Hick, Problems of Religious Pluralism (London: Macmillan, 1985), p.33。日译请参见约翰·希克《宗教多元主义》(法藏馆,1990),第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