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部派佛教理论 >>

陈那逻辑理论探析(2)

分享到:

     前述步骤(1)与步骤(2)的完成,意谓着因法必须具有三个体相,即所谓因三相的具足。学界对于因第二相的意义见解分歧,本文将于第二节讨论此问题。无论如何,我们可以依陈那观点,进一步将「为自比量」理解为,透过三相具足的证因来观照推论对象,确认其具有所拟推论之宗法的活动,或这活动所成就的推论知。[1]这基本上是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所说的「藉众


--------------------------------------------------------------------------------

1. 参见 Hayes (1988: 231-2) 之《集量论.为自比量品》英译文。依《正理门论》,于宗有法处知有因法的知以及因宗不相离关系的忆念,也都可说为为自比量,详《大正藏》册32,页3下。

 

 

页32
 陈那逻辑理论探析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2002.07)
 

相而观于义」(《大正藏》册32,页12下)。其后之梵文原文可译为:「…关连于所比义处(anumeye ’rthe),有识知(jñānam)生起,[了知]『此处有火』或『声是无常』,是名 [为自] 比量」。[2]可见此处「观于义」的「义」字应是指为不共许宗法所限定,作为推论对象的宗有法。推论者审观推论对象,而于其上认识到限定该对象的所推论性质,虽说后者作为共相也大可说是比量知的所行境。

     当代印度哲学家 J. N. Mohanty (1992: 130)认为,印度逻辑可说是「认知的逻辑」(logic of cognitions),而正理学派逻辑尤为个中典范。笔者则建议使用「致知逻辑」一词来表征印度逻辑,特别是陈那的比量理论。于陈那的理论,为自比量实即推论者藉诸如知觉、推论和回忆等意识活动,经由特定步骤以为自己获致新知的活动。即便是为他比量的论式,也是为了在他人处引生相关的推论活动,使对方获得立论者先前已达致的知识。这里,逻辑运作的载体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与命题,而是推论者的识知,后者则与外在对象(如范例一的彼山和烟)及被增益至外界的共相(同范例的火)形成意向关系,这运作并以获得有关世界之具体知识为目的。这理论的致知功能多少损及它的形式有效性和逻辑决定性,但它也因而更切合于具体情境。当然,其它的逻辑或比量理论也可能说为致知逻辑,因此下文里笔者将进一步阐述陈那比量理论的特质,以揭显此一理论的逻辑性格。

 

三、三相之因

     对陈那而言,任何因法要成为正因,必须具备三个体相或满足三个条件,兹依玄奘《因明正理门论》的译语略述如下:

 (1)遍是宗法性:因法是宗有法普遍具有的性质(法)。

 (2)同品定有性:同品中肯定有具有因法者。

 (3)异品遍无性:一切异品都不具有因法。

     此中第二相「同品定有性」的实际意义常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依《入正理论》梵文原本,「同品定有性」一词的相应梵文是 sapakṣe sattvam(于同


--------------------------------------------------------------------------------

2. Dhruva 1987: 7。Haribhadra 注释《入正理论》的《入正理疏》(Nyāyapraveśavṛtti)将 anumeye ’rthe 疏释为 dharmaviśiṣṭe dharmiṇi,见同书页36。

 

 

页33
 陈那逻辑理论探析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2002.07)
 

品中存在),相关的说明则提到 sapakṣa evāsti 一语(Dhruva 1987: 1)。由于 eva 字在梵文里可有「确定」与「只有」等义,sapakṣa evāsti 便可分别译为「于同品中确定存在」和「唯于同品中存在」。[3]如是,吾人可重新理解因第二相:

 (2a)于同品定有性:因法确定存在于(某些---乃至所有---)同品中。

 (2b)唯于同品有性:因法仅只存在于同品中(,而不存在于异品)。

     根据对陈那《正理门论》「九句因」说的一种理解方式,第二相意谓着同品(即宗有法以外一切具有宗法的有法物事)中至少有一个以上具有因法,这是(2a)的「于同品定有性」,也切近玄奘《正理门论》「于余同类,念此定有」译语所表示的。《集量论.为自比量品》第一节第六颂释文和第七颂论及只具有一相和二相的推论记号时,以「声是常住,触对性故」论式的因法只具有因第二相,而「声是无常,非触对性故」则只具有第一和第二相(Hayes 1988: 240-1)。触对性与非触对性二性质都横亘于无常物及常住物两类事物中,无常的茶杯和常住的极微都具有触对性,而无常的乐、业及常住的虚空则具有非触对性。因此,陈那在这里显然将因第二相理解为「于同品定有性」。依此理解,正如陈那于上段行文中所强调的,因三相缺一不可,因第二相并不能使第三相形同虚设。因第三相的作用在于「止滥」,亦即遣除任何存在于任一异品(即不具有宗法而与宗有法别异的有法事物)内的因法,不以之为正因。

     霍韬晦教授(1991: 4-29)认为,佛教因明基于对自身宗教圣言量之肯定以及顺应辩论程序等因素,在因明论式里采取先标宗、后出因,即他所谓「由果溯因」的方式,而这正解释了何以因第二相所要求的是,至少需有一个同品具有因法。毕竟,若吾人由宗望因,以「同品」为陈述因第二相语句的主词,自然不能说「同品遍有因」(这显然是错误的要求),而只能说「同品确定有因」了。[4]至于「唯于同品中有」义,想必是基于由因望宗而有,因而在此也不能被考虑。这种以「由果溯因」观念诠解因明义蕴的作法颇有见地。不过,至少就先前提及的 sapakṣe sattvam, sapakṣa evāsti 以及《集量论》的 tattulye sadbhāvo (Hayes 1988: 250, n.5)等梵语看来,由于「同品」一词都用为处格而非主格,很难说陈那特别采由宗望因的方式来看待宗同品与因法的关系。此外,「由果溯因」的说法虽适用于前节范例二的情况,却不适用于范例一。推论者显然先知觉到山上有烟,再由因望宗地推知彼山有火。


--------------------------------------------------------------------------------

3. 就笔者所知,西方学界一般依「只有」义理解 eva 字,这里则配合玄奘的译词,而将「确定」义列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