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部派佛教理论 >>

陈那逻辑理论探析(7)

分享到:


--------------------------------------------------------------------------------

26. 列举式归纳也称为 inductive generalization。不少西方学者将所有非演绎的推论都归为归纳推论。本文并不采纳此一观点。

 

 

页44
 陈那逻辑理论探析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2002.07)
 

西方科学哲学的一项重要见地:诸如科学假设以及一般经验陈述,通常并不是如果为真的话便能得到决定性的检证,但如果它们为假的话,却原则上能得到否证或被证明为假。

     桂绍隆教授(Katsura 1991: 140-3)推定说,陈那量论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形上学预设,而他的逻辑系统更以一般人的常识作为最后依归。笔者认为,在知觉优先性以及否定取向之外,陈那逻辑的确也显露了常识的性格,所以有似宗过「极成言(śābdaprasiddha)相违」(或「世间相违」)这样的论过。毕竟,若与现量相较,运作于概念、语言领域的比量只能识取世俗谛,在比量处自然更应该重视世间的成俗与定说。

     陈那的比量理论可说含有演绎法与归纳法的成素,却又同这两者有根本的差异。综前所述,依笔者的看法,陈那的理论表现为向知觉与常识开放,而具有否证性格的致知逻辑。

 

六、结语

     如果我们不是抱着纯粹观念史研究或“古物鉴赏”的态度,来探讨远在公元六世纪初期的一位佛教学者的逻辑著作,我们不免要问:陈那的逻辑理论对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人们还有价值吗?在我们的日常行事与学问研究里,这理论仍然有用吗?笔者无法在此探讨这一问题,这里仅仅提出几点浅见,以为日后进一步讨论之参考。

     一如其它印度逻辑学家,陈那在宗派论诤的氛围里建立他的比量理论,以致「立自破他」的论辩考虑相当程度地影响它的内容,虽说前文多少忽略了这个理论层面。问题是,既然比量推论的主张不必然为真,依之进行辩论岂不会有不确定性甚至危险性?虽然如此,我们倒是认为,由于时空环境的变易,除了仍可供论辩能力之训练外,这理论之缘于论辩因素而有的议题与见解是这理论可以忽略或删减的部分。这逻辑应置重点于推论知的成就、确认与传达,并容许推论者因着知识的扩展而不断修正原先有问题的结论。

     陈那比量推论所引致的识知并非决无疑义、不可修正一事,可能被拿来质疑这理论的价值。不过,陈那并不是无知于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他的理论并非自我决定、自我成全的,仍须将现量与声量等纳入考虑。此外,类似的情况其实也发生在一般的印度逻辑理论乃至西方的非演绎推论里。

 

 

页45
 陈那逻辑理论探析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2002.07)
 

     法称可能是印度第一位建立类似演绎逻辑方法的哲学家。他提出「自性相属关系(svabhāvapratibandha)」的概念以为因宗不相离关系提供普遍、无误的基础,并规定只有自性因、果性因及不可得因三者能为正因,以确保推论结论的逻辑决定性。法称的比量理论似乎体现了一般印度逻辑所欠缺的「必然性」概念。这里的问题是,必然性与致知性其实难以兼得!法称及其注释者提到,以自性因和不可得因为基础的论证是用来晓喻“愚痴人等”。[27]这等于说,这样的论证并不常用来使他人得到新知识,即使用了也很可能缺乏之前的「为自比量」一段。以果性因为基础的论证也不是毫无疑义。除了可以质问如何能确定因果关系的普遍性以外,在「彼山有火,以有烟故」的论式处,至少我们可以想象,科学家或许可以制造出其化学性质与外观和烟相似,却不以火为生因的人造烟,以至于「彼山有火」的结论未必为真。法称似乎将因果律则嵌入他所理解的实在中,或者说他掌握了实在的因果结构,以此确保比量论证的真确性。至于陈那,或许我们可以说,他谨守前述反本质论的立场,以知觉经验为主,而不为经验世界置定任何本质结构。[28]人们可能说,在很多方面法称的逻辑超越乃至取代了陈那的理论,不过笔者毋宁认为,他们两人的进路各有其殊胜处。

     无论如何,陈那逻辑的现代价值主要仍取决于,这理论能否在日常行事、学问研讨甚至科学探究等方面有效引导吾人获得可靠的知识。这议题涉及陈那理论实际可应用性的程度与广度,以及它与其它致知方法的比较评估等问题,远非本文所能够解决。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切都预设我们对陈那乃至法称逻辑的研究与了解。国际佛学界对法称及其后学量论的研究已经成果裴然,这领域在台湾佛学界却仍有如学术荒原,希望本文的发表能有助于提升国内量论研究的风气。

 

附记:

     本文原稿口头发表于现代佛教学会主办的「佛教研究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民国91年3月3日)。


--------------------------------------------------------------------------------

27. 参见法称《释量论》IV, v. 263 (Pandeya 1989: 417)及法上(Dharmottara)《正理滴论广释》II, v. 17注释(Stcherbatsky 1992: 24)。

28. 不过,我们也认为,陈那不像西方经验主义者那样,怀持一个由分离、片段的经验与料(empirical data)组成的世界图象,而以知识的获得在于对这些与料进行观察与归纳。

 

 

页46
 陈那逻辑理论探析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2002.07)
 

参考书目

1.玄奘译,陈那《因明正理门论》(《正理门论》),《大正藏》册32,No.1628。

2.玄奘译,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入正理论》),《大正藏》册32,No.1630。

3.法上《正理滴论广释》(Nyāyabinduṭīkā),于 Stcherbatsky 1992。

4.法称《释量论》(Pramāṇavārttika),于 Pandeya 1989。

5.北川秀则

     1985《インド古典论理学の研究》,临川书店,京都。

6.沈剑英

     1994《佛家逻辑》,商鼎文化出版社,台北。